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优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优贡

“优贡生”之简称。清代府、州、县学生员贡送国子监肄业及国子监贡生名目之一。清制,每三年各省学政会同巡抚考选府、州、县学廪生、增生中之优秀者,贡送国子监就读,称“优贡生”,亦称“优生”。顺治二年(1645),始令各直省于府、州、县学的廪膳、增广、附学生员中,选文行兼优者,大学二人,小学一人,送国子监肄业,名为贡监。雍正十一年(1733),将贡、监加以区别,凡由各直省选送廪生、增生之优者贡入国子监,称优贡;附生之优者贡入国子监,称优监。乾隆四年(1739),规定优贡名额,大省不超过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由各省学政详慎举报,宁缺毋滥。二十三年又定,优贡到部,必行朝考,试以经义、策问,如文理荒疏、无实学者,不仅优贡生发回原籍,学政亦被议处。因优贡无引见录用条例,故被选者多不愿赴京朝考。至同治二年(1863)规定,于保和殿考试优贡生,分南、北、中卷,考列一、二等者授予知县或教职,三等授予训导。由优贡入官者亦属正途出身。

优贡

清代科举名目之一。自清初至中叶,定制各省学政3年任满前,须从本省汉生员中考选品学兼优者,以备次年送京廷试,称“优贡”,每省不过数名。嘉庆十八年 (1813) 以后,准满洲等八旗生员循例,名额与岁贡同。考中者初无录用条例。至同治二年(1863)规定:廷试一等授知县,二等授教谕、教习等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