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传信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传信牌古代用于军中的通讯工具。始制于宋代。《续资通鉴·宋纪·真宗咸平六年 (公元1003年)》: “ (十月)戊寅,给军中传信牌。先是石普言: ‘北面抗敌,行陈间所号令,遣人驰告,多失详审,复虑奸诈,请令将帅破钱而持之,遇传令则合而为信。’ 帝以为古者兵符既已久废,因命漆木为牌,长6寸,阔3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置凿枘,令可合,又穿2窍,容笔墨,其上施纸札,每临阵则分而持之,或传令则署其言而系军吏之颈,至彼合契,乃署而复命焉。” 《宋史·兵志》: “传信牌,中为池槽,藏笔墨纸。今主将掌之,每临阵,传命书纸内牌中,持报,兵官复书事宜内牌中,而还主将,密以字为号验,毋得漏泄军中事。” 传信牌宋军令牌。为真宗时所设,用于行军作战时传令和通信。以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中有池槽,藏笔墨纸,腹、背刻有:“某路传信牌”字样,分为两半,分别保管。临阵传令,书纸插入传信牌槽中,以皮条“系往来军吏之项”,以两个半牌契合为凭。合牌后,复书亦纳牌中回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