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信息高速公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简称NII)的通称。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按照美国政府所下的定义,“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能使所有美国人享用信息,并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相互传递信息。”在NII计划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又进一步推行“全球信息基础结构”计划,简称GII。信息高速公路的名称,以后逐渐为各国所引用。其要点是:由国家发起和组织建设覆盖全国、为全民服务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并将各种分散建设的通信和信息网经过整合全部纳入一个综合性大网之中;这个综合性大网必须具有综合处理和传递包括声音、数据、图像、影像等在内的各种信息的能力。

信息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的可不是车辆,而是音频信号 (电话)、数据信号 (电脑)、视频信号 (电视)、图像信号 (传真) 以及遥测遥控系统中传递的信号。
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它是由高速通信网将计算机系统和各类信息源连接起来,构成的开放式综合巨型网络系统。今天,人类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以及应用水平。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将是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美国为了争夺高新技术发展优势,于1993年9月宣布将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建成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俗称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行动在全世界形成巨大的冲击,各国争先恐后纷纷制定本国的对策,建立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实现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它把所有的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医院以及普通家庭连接起来,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最好的方式与自己想要联系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信息高速公路使得在家上班成为潮流,实现办公高度自动化; 可以使学生在家中享受民异地学校的教学、辅导,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受到最好的学校、老师和课程的教育; 通过它可以办理银行往来、支付家庭各项费用、采购物品、享受保健和其他咨询服务、检索图书资料、预订机票旅馆等。中国也已经开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并命名为“中国信息基础结构”。
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之一。各国各自建立的信息电子网络覆盖整个国家,能以Gb/s (即每秒钟传输109字节)级的速度传递信息。人们现在常常听到或者已经在使用的 “Internet”就是国际互联网络。它把各地区各部门所建的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为全球服务。它能够提供文件发送、信息查询、电子邮件传送、网络新闻等多项功能。国际互联网络联通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几千万台计算机,每天都有几千万人在使用这一网络,它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今天,在这个信息社会,一台没有联网的计算机就像一个孤儿一样,既无法与他人交流,又无法共享网络上那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
中国的网络建设比世界先进国家晚,目前正在实施建设的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将把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为全社会服务。1994年中国邮电部与美国公司合作,在北京和上海建立Internet网络节点,并与国内有关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络 (CHINANET)。
在计算机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使用的频率极高。电子邮件 (E-mail) 是一种用来传送和存贮文字消息的电子信箱,它已成为国际互联网络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它使得天各一方的用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相互交流信息。电子邮件的速度远远高于邮件投递速度,也比电话方便。可以随时给收信人发送邮件,即使他不会立刻读取到,而你接收的邮件能够被储存、打印或用作程序的输入,也可将邮件当做广播发送,传送给多个用户。


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是什么? 在英语中“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即计算机交互网,又称网间网,音译为“英特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数计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必然和象征。Internet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巨大规模,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它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的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Internet出现之前,邮政、电报、电话构成了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它们各自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某些特定的服务,但又有其局限性。例如邮政通信量大、面广、价廉,但是太慢,电报电话可高速传递信息,但是不仅价贵,而且都难以同时传递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因而作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它们都有其缺陷。Internet的出现,使信息交流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它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有强大的数据信息储存、处理和检索能力; TCP/IP协议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高效的、灵活的通讯机制,可以与底层的多种通讯技术结合使用,支持多种服务。二者的结合使Internet成为一种全新的全球性信息基础设施。正像高速公路的出现使公路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样,Interne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输手段和效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即由副总统戈尔——高速公路的倡导者老戈尔的儿子,出面宣布执行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且目标是建立全美高速光纤通信网络,速度将高达1万亿比特,让终端进入美国每一个基层单位,甚至每一个家庭。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Internet将被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重大意义和影响,美国政府一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各国也纷纷提出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形成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热潮。欧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由政府出面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也不甘落后。面对这个世界性热潮,1993年我国电子部提出了“三金工程”,其中“金桥工程”便是信息基础设施,其目标是建立全国的速率为每秒200万比特的公用骨干通信网,成为把全国信息网架接起来的“金桥”。它的速率虽然还不够高,但适应我国国情,对于推动我国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它是由高速通信网将计算机系统和各类信息源连接起来,构成的开放式综合巨型网络系统。今天,人类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以及应用水平。因此,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将是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美国为了争夺高新技术发展优势,于1993年9月宣布将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建成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俗称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行动在全世界形成巨大的冲击,各国争先恐后纷纷制定本国的对策,建立各自的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实现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它把所有的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医院以及普通家庭连接起来,使人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最好的方式与自己想要联系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信息高速公路使得在家上班成为潮流,实现办公高度自动化; 可以使学生在家中享受到异地学校的教学、辅导,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受到最好的学校、老师和课程的教育;通过它可以办理银行往来、支付家庭各项费用、采购物品、享受保健和其他咨询服务、检索图书资料、预订机票旅馆等。中国也已经开始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并命名为 “中国信息基础结构”。
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之一。各国各自建立的信息电子网络覆盖整个国家,能以Gb/s (即每秒钟传输109字节)级的速度传递信息。人们现在常常听到或者已经在使用的“Internet”就是国际互联网络。它把各地区各部门所建的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为全球服务。它能够提供文件发送、信息查询、电子邮件传送、网络新闻等多项功能。国际互联网络联通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几千万台计算机,每天都有几千万人在使用这一网络,它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今天,在这个信息社会,一台没有联网的计算机就像一个孤儿一样,既无法与他人交流,又无法共享网络上那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


信息高速公路

在Internet出现之前,邮政、电报、电话构成了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它们各自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某些特定的服务,但又有其局限性。例如邮政通信量大、面广、价廉,但是太慢,电报电话可高速传递信息,但是不仅价贵,而且都难以同时传递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因而作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它们都有其缺陷。Internet的出现,使信息交流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它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有强大的数据信息储存、处理和检索能力;TCP/IP协议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高效的、灵活的通讯机制,可以与底层的多种通讯技术结合使用,支持多种服务。二者的结合使Internet成为一种全新的全球性信息基础设施。正像高速公路的出现使公路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样,Internet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传输手段和效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即由副总统戈尔——高速公路的倡导者老戈尔的儿子,出面宣布执行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且目标是建立全美高速光纤通信网络,速度将高达1万亿比特,让终端进入美国每一个基层单位,甚至每一个家庭。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中,Internet将被进一步地改造和提高,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重大意义和影响,美国政府一提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各国也纷纷提出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形成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热潮。欧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由政府出面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也不甘落后。面对这个世界性热潮,1993年我国电子部提出了“三金工程”,其中“金桥工程”便是信息基础设施,其目标是建立全国的速率为每秒200万比特的公用骨干通信网,成为把全国信息网连接起来的“金桥”。它的速率虽然还不够高,但适应我国国情,对于推动我国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