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文总集。清严可均(1762—1843)校辑,十五集,七百四十六卷。可均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嘉庆举人。官严州建德县教谕,引疾归。可均精通考据之学,与姚文田同治《说文》。著有《说文校议》、《说文声类》、《铁桥漫稿》等。清嘉庆年间开《全唐文》馆,编辑多达一千卷之《全唐文》。可均因未被邀,而另编此书,以二十七年时间完成。自上古迄隋,系《全唐文》之前接部分。此书计五百五十二万余字,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分代编次。其长处为“全”,网罗广泛。书中包括唐前所有清代可见之单篇文章,及一些史论、子书等之辑佚,且查检便捷。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瑕弊主要为审订不够精密,有不辨真伪、张冠李戴、省并复叠等病。此书编成后并未刻印,直至清光绪年间,始由黄岗、王毓藻等校勘刻印。有一九五八年北京中华书局铅印本(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一九八五年北京中华书局再版。一九六五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此书《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一书,可供翻检。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quanshanggu sandai qinhan sanguo liuchao wen

上古至隋文总集。辑校者清代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全书按时代先后,分编15集,746卷,收入作者3495人。每一作者都有小传,其作品则按文体分类编次,每篇下面均注明出处。此书收录之文,力求全备,便于查检。但也有误收、遗漏之处。
此书在校辑者去世后,清光绪年间始刊刻行世。中华书局据原书重加断句缩印。查检此书的工具书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总集名。清严可均编。全书七百四十六卷,收作者3497人,起于上古,迄于隋代,分代编次为十五集。每一作者前有小传。资料采集较广,唐以前散文较完备。惟所收不尽精确,南朝宋以前的作品,不辨真伪,一概收入,也有重复和遗漏之处。有光绪间王毓藻刻本及近人丁福保加校语影印本,又有今断句影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辑。746卷,收录自上古三代至隋之文,共3497家。内容按时代顺序编为15集,分为骚、赋、制、诏等70类。此书以“全”为要,收罗广泛,对研究隋以前文体流变、文风异同等颇多便利。然亦有误收伪作、重出、漏收者。原稿现存上海市图书馆。有清光绪间王敏藻刻本。丁福保加校影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断句影印光绪刻本,1965年重印,并增附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七百四十六卷。清严可均 (1762—1843)辑。严可均,字景文,号铁桥。乌程 (今浙江湖州)人。嘉庆举人,官建德教谕,后引疾归。博物强识,精文字音韵考据之学。著有《说文声类》、《四录堂类集》、《铁桥漫稿》等。此集为通代文集。收录自上古三代至下隋代之文,共三千四百九十七家,内容按时代顺序编为十五集,分为骚、赋、制、诏等七十类。此书以 “全”字为要,收罗广泛,除采录唐、宋类书和明梅鼎祚 《历代文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外,并广采各方面资料,佚文,断句,都加辑录。每一作者前有小传。搜集唐以前散文较完备。对研究隋以前之文体流变,文风异同等情况颇多便利。然因编者只求量大,所录不尽精确,亦有误收伪作,重出、漏收者。原稿现存于上海市图书馆,有清光绪间王敏藻刻本。丁福保加校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断句影印光绪刻本,后又于1965年重印,并增附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颇便阅读,堪称最佳刊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文章总集,清代严可均辑编,746卷。该书下接《全唐文》,搜罗广泛,积27年乃成,分代编次,光绪年间刊印。其秦汉部分汇集了不少单篇文章与辑佚之文,是研究汉代长安的重要资料之一。今中华书局出版有影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