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调整充实时期(1962—1965年)

农村教育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开始稳步发展。在农牧区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积极推行 “两种教育制度”, 进行了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尝试。 实行了公办与集体办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学校教育与群众业余教育并举的办学形式。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业职业中学从无到有, 发展到12所, 在校生2039人, 分别为同期普通中学数和在校生人数的40%和17%; 小学在校生由1963年的11.53万人增加到30.95万人; 1963年, 省人民政府就寄宿制小学的办学原则、方针、规模、编制、助学金、教学计划、学校管理等作了切合实际的规定。从此,全省开始创建寄宿制民族小学,为牧业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到1965年寄宿制民族小学发展到110所,寄校学生5 100余人。
1963年10月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了省文教厅《关于农村牧区当前业余教育工作的意见》,农民业余学校获得一定程度恢复,部分地区在农村建立了文化室,开展了扫盲工作。到1964年全省文盲率下降到44.36%。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