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倾斜政策
国营农场由于长期实行单一经营,只能向社会提供初级产品,做的是微利买卖,甚至是亏本生意。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富场裕民,80年代,为促进农垦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改变投资结构,实行倾斜政策,变集中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投放资金,为重点向二、三产业投放资金,加快发展步伐。从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农垦企业投资总额为43 197万元。其中基建投资28 106万元。在基建投资中,国家投资4 951万元,企业自筹8895万元。利用外资1 140万元,银行贷款8 130万元。其它投资4 990万元,基本建设投资的投向是:农业建设1 550万元,林业50万元,畜牧业5 029万元,水利482万元,电力220万元,交通通讯172万元,文教卫生277万元,科研158万元,工业建设13 803万元,房屋3 131万元,商贸建设1354万元,其它建设1 298万元,更新改造资金15091万元。其中自筹4 961万元,银行贷款4603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设备购置上(表3-8-16、表3-8-17)。
表3-8-16 1981—1990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类
单位:万元
| “六五” 合 计 | 1985年 | “七五”执行情况 | “七五” 合 计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投资总额 | 11 249 | 3 601 | 3 215 | 4 137 | 6 404 | 7 452 | 8 204 | 29 412 |
一、 基建投资合计 1. 国家预算内 2. 自筹资金 3. 利用外资 | 6 300 1 048 2 501 370 | 2 008 169 881 66 | 1 417 33 865 | 2 539 541 1 198 | 4 462 1 250 1 108 | 4 921 1 071 1 004 746 | 6 319 509 1 905 24 | 19 658 3 404 6 080 770 |
4. 银行贷款 5. 其他 | 1 084 973 | 429 | 248 271 | 725 75 | 1 839 265 | 1 618 482 | 2 567 1 314 | 6 997 2 407 |
二、 更新改造资金 1. 自筹资金 | 4 949 405 | 1 593 | 1 798 529 | 1 598 231 | 1 942 190 | 2 531 829 | 1 885 711 | 9 754 2 490 |
2. 银行贷款 附记其他资金合计 | 1 155 3 389 | 461 1 132 | 466 803 | 592 775 | 3927 825 | 691 1 011 | 471 703 | 3 147 4 117 |
表3-8-17 “七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执行情况
单位:万元
| “六五” 合 计 | 1985年 | “七五”执行情况 | “七五” 合 计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投资总额 | 11 249 | 3 601 | 3 215 | 4 137 | 6 404 | 7 452 | 8 204 | 29 412 |
一、 基建投资小计 1. 农业建设 2. 林业建设 | 6 300 1 536 53 | 2 008 53 | 1 417 | 2 539 102 | 4 462 | 4 921 10 | 6 337 208 2 | 19 676 320 2 |
3. 畜牧建设 | 426 | 255 | 374 | 334 | 1 932 | 837 | 637 | 4 114 |
(续)
| “六五” 合 计 | 1985年 | “七五”执行情况 | “七五” 合 计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4. 水利建设 | 387 | 25 | | 50 | 110 | 13 | | 173 |
5. 电力建设 | 100 | | | 12 | 12 | | 7 | 31 |
6. 交通通讯建设 | 81 | 35 | 12 | | 7 | 20 | | 39 |
7. 文教卫生建设 8. 科研建设 | 237 100 | 112 | 27 | 145 38 | 60 | 65 20 | 160 | 457 58 |
9. 工业建设 10. 房屋建设 11. 商贸建设 | 1 883 884 413 | 1 150 318 9 | 453 464 5 | 1 463 206 | 1 784 492 | 3 251 218 404 | 4 640 157 275 | 11 591 1 537 784 |
12. 其他建设 二、 更改投资小计 | 200 4 949 | 51 1 593 | 82 1 798 | 189 1 598 | 65 1 942 | 83 2 531 | 151 1 867 | 570 9 736 |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个以种、养、加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人参加工系列,鹿茸加工系列,畜禽、肉类加工系列,中成药生产系列等专业化、系列化生产,初见成效。并为增强农垦企业后劲奠定了基础。
10多年来,农垦企业经过调整突破了以粮为主的平面型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开始建立了多层次、多行业、多门类、多功能综合经营的立体型、网络型、辐射型的现代化农业结构、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比较协调发展,全民、集体、个体经济一齐上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