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令分类:【传统文化】 ①短小之词。又称“令曲”。“令”名称大约来自唐代酒令,因唐人往往于宴会上即席填词,用时调小曲做酒令,遂有“令曲”、“小令”之称。南宋署名武陵逸史者所编《草堂诗余》,把五十八字以内者归为小令。后人认为此种分法“拘执”、无据,见清代万树《词律?发凡》。因已通行,一般仍沿用此例。②散曲的一种,体裁短小,元人也叫“叶儿”,仅一支曲子,且一韵到底。只有“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为例外。③元、明人称民间流行之小曲为小令。④散曲中不成套者,亦称小令。 散曲的一种,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又称“叶儿”。小令是单只曲子,主要从民间小曲变化而来,有的则脱胎于诗词,它短小精炼,使用方便,在元曲中占有主要地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白朴的《天净沙?秋》等小令都是元散曲小令中的精品。小令还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只曲子的联合,但必须是同一宫调,同押一韵,两个曲调间的音律必须衔接,故名“带过曲”。“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各首可单独成立。这种形式大都用来合述一事,或分咏各事,或用以演述故事。 又,词调的一种名称。从唐代文人宴饮中的即兴填写的酒令发展而来,又叫令词,后来成为短小曲调的一种通称,如一七令、三字令、三台令、十六字令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