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写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写意

中国画中属于放纵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用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故名。写意画多强调表达主观,形似往往被看得无足轻重。如元汤垕《画鉴》云:“画之当以意写,不在形似耳。”又云:“游戏翰墨,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曰:“写意。写画亦不必写到,若笔笔写到便俗;落笔之间,若欲到而不敢到便稚。神到写不到乃佳。”但写意并非随心所欲地任性涂抹,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先工而后能写。郑板桥说:“必极工而后能写,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郑板桥集》)


写意

亦称“意笔”。指中国画中用笔粗放者,与“工笔”相对。用豪放、简炼洒落的笔墨,表现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胸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若不识其了,是真不了也。”明唐志契《绘事微言》谓:“写画亦不必写到,若笔笔写到便俗,落笔之间若欲到而不敢到便稚,唯习学纯熟,游戏三昧,一浓一淡,自有神行,神到写不到乃佳。至于染又要染到,古人云:‘宁可画不到,不可染不到’。”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谓,“意笔如草书,其流走雄壮,不难于有力,而难于静定,定则不漂,静则不躁,躁则浮,漂则滑,滑浮之病,笔不入纸,似有力而实无力也。用浮滑之笔写意,作大人物固无气势,即小幅亦少沉着。”清邵梅臣言:“奇怪不悖于理法,放浪不失于规矩,机趣横生、心手相应、写意画能事毕矣。”写意画,笔一落即难修改,往往使初学者心怵,而写意又最忌谨小慎微放不开手。故必先掌握画材的物象结构,熟悉工具性能,画时须大胆落笔,细心收拾,既便落笔有误,亦可将计就计,随机应变。如此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写意又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即兼工带写)。

写意Xieyi

亦称“意笔”。属中国画中用笔纵放的一类画法,与“工笔”相对。要求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表现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胸意。唐代称为“疏体”。宋代称“减笔”。元代始称“写意”。元代汤《画鉴》:“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次观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论“写意”:“写画亦不必写到,若笔笔写到便俗。落笔之间若欲到而不敢到便稚。唯习学纯熟,游戏三昧,一浓一淡,自有神行,神到写不到乃佳。”但写意应忌随意乱涂。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意笔如草书,其流走雄壮,不难于有力,而难于静定,定则不漂,静则不躁,躁则浮,漂则滑,滑浮之病,笔不入纸,似有力而实无力也。用浮滑之笔写意,作大人物固无气势,即小幅亦少沉着。”清代邵梅臣言:“奇怪不悖于理法,放浪不失于规矩,机趣横生,心手相应,写意画能事毕矣。”写意画因一落笔,便难改动,往往使初学者不敢下笔,而写意又最忌谨小慎微,放不开手,故画者应先掌握物象结构,熟悉工具性能,画前应“意在笔先”,成竹在胸,画时需大胆落笔,细心收拾。纵然落笔有误,亦可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平时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写意画分为 “大写意”和 “小写意” (兼工带写)。

写意

中国画技法名。又称 “粗笔”,与 “工笔” 相对。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前者指的便是写意。是中国画中用粗放、简练、洒落的笔墨,酣畅淋漓地描绘物象的意韵神态,以抒发作者情感的技法。宋代苏轼主张作画不求形似,而应写意寄情。元代之后,造型生动、崇尚意趣的写意画大盛。同遵守传统,恪守法则的工笔画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绘画形式。写意分大写意和小写意。大写意用笔最为洒脱豪放,重在体现对象神韵。小写意介于大写意与工笔之间,笔触简练,但也注意对细节的刻划。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要求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准确,运笔熟练,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写意画涉及的技法众多,用笔有轻、重、缓、急、干、湿、滑、涩、枯、润、方、圆等; 且有十八种描法,如: 兰叶描、折芦描、行云注水描等; 以及多种皴法,如: 披麻皴、雨点皴、豆瓣皴、解索皴、斧劈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等; 用墨有焦、浓、重、淡、清,且有多种墨法: 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

写意

中国古典美学术语。艺术的一种表现法则。要求艺术家抓住客体中与主体相契合的某些特征,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及审美理想,抒写自己的情感、意兴,而不是写实性地再现客观对象。参见“艺术”中的“写意”。


写意

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与“工笔”对称。通过简练的线条笔墨,描绘出物象的形神,表达深邃含蓄的意境,抒发作者的情感。参见“美学”中的“写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