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冯玉祥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冯玉祥墓

冯玉祥墓位于泰安市泰山西麓。该墓临涧背山,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墓石阶四层66级,标志冯玉祥一生经历4个阶段66个春秋。国务院1988年批准冯玉祥的陵墓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2 冯玉祥墓

位于山东省泰山西山麓大众桥附近。墓前为63级石阶,阶上为花岗岩砌成的半圆形巨大墓碑,正中镶嵌墨色冯玉祥浮雕像,雕像上方镌刻郭沫若手书“冯玉祥先生之墓”,下方的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冯玉祥亲手隶书白话诗《我》。

冯玉祥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泰山西麓,墓坐东朝西,以泰山花冈石筑建,甚是庄严。墓正面镶嵌冯玉祥铜铸头像,郭沫若题墓碣“冯玉祥先生之墓”及冯诗《我》一首。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抗战胜利后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内战、独裁,参与发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主席。1948年在由美国回国途中遇难于黑海。1952年6月,其夫人、卫生部长李德全选定墓址,十二月建成;次年十月十五日举行安葬仪式,墓内安放冯氏骨灰盒。

冯玉祥墓

爱国将领冯玉祥之墓。位于山东安徽省巢湖市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胜利后,坚持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作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1948年9月,从欧洲回国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而遇难。冯玉祥1932年~1935年曾长期居住在泰山,对此地怀有深厚的感情,故生前嘱死后葬于泰山。1953年10月依照其遗愿迁葬泰山。墓基用泰山花岗石筑建,坐东朝西,与其早年所建大众桥遥遥相望。墓碑正面镶嵌冯玉祥铜铸头像,并镌刻郭沫若所题墓碣 “冯玉祥先生之墓” 7个大字及冯氏自写诗《我》 。现辟有环山公路可达墓园。

冯玉祥墓

位于泰山西麓大众桥畔。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出身行伍,治军严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后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坚持和平、民主,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和卖国政策,和李济深等人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1948年9月回国途中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1953年10月依其遗愿迁葬泰山。墓以泰山花岗石砌成,中设祭台;正面镶嵌冯氏紫铜浮雕头像;上方嵌黑色磨光花岗岩横额、上刻郭沫若书“冯玉祥先生之墓”七个贴金大字;下方嵌冯氏自书《我》字诗刻石。墓前设石磴66级,取冯玉祥年66岁之意。自下而上依次为20级、14级、14级、18级四段,表示冯氏一生所历:弱冠从军、清末军旅、段其瑞时期、抗日救国时期等四个阶段。有环山公路可达墓园。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