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白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白羽1916—Liu Baiyu

当代散文家。北京人。1936年3月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冰天》。同年在《中流》上发表了散文《从黄昏到夜晚》。1938年2月奔赴延安。以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写有通讯报告集《八路军七将领》、《游击中间》、《左权同志》等。1944年到重庆从事《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和文艺界的统战工作,曾发表介绍边区生活的作品《延安生活》,引起较大反响。1946年,他以新华社随军记者的身份,跟随部队转战东北、解放平津、渡江南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报告篇章,结集出版有《光明照耀着沈阳》、《时代的印象》、《为祖国而战》、《历史暴风雨》等,真实地记录了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入进攻,进而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进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作家两次奔赴朝鲜前线,在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再次经受血与火的考验,写有通讯报告集《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1955年以后,刘白羽主要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继续坚持写作。随着生活巨流的变迁,作家的笔触从写战争通讯转入对新生活建设的歌唱。1959年以《日出》的发表为标志,刘白羽的散文从“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作者对此有过说明:“经过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漫长的散文创作道路,我还是爱美的,不过我已经有了新的审美观,《日出》、《长江三日》,《平明小札》是我对新的美的探索的结果”。其散文主要代表集有《红玛瑙集》、《芳草集》、《海天集》、《秋阳集》。1989年出版了《刘白羽散文四集》。除此之外,还出版有《刘白羽小说选》、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和《白羽论稿》等。
刘白羽是在人民战争的摇篮中哺育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对革命战争的热情礼赞,即使是写景,他也总是选取高山、大海、日出、雷电、风雪、急流等雄浑、粗犷事物,并且和战斗生活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从中抒发出崇高、壮美、豪迈的情感。名篇《长江三日》出色地体现了他散文的神韵风采。由于作者站在时代高度来观察事物,使长江三日的历程——“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成为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象征。无论是层峦叠嶂,急流险滩,还是巨礁满布,长江照样是砰然而下,一泻万里,全文充溢着“激流勇进之美”。在结构上,作者运用大开大合、汪洋恣肆的方法,不受时空的制约,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生活的剪影加以交织,相映成趣。语言激情奔放,色彩华丽,大量铺排句式的运用,与长江的磅礴气势浑然一体,的确是笔墨不凡。

刘白羽1916—Liubaiyu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幼时当过学徒,14岁才上学,1934年考入民国大学中文系,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艺工作,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4年到重庆任 《新华日报》编辑, 1946年到东北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时曾两次赴朝鲜前线采访。1955年以后,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刘白羽解放前的作品有小说集《龙烟村纪事》、《幸福》、《五台山下》和中篇小说 《火光在前》,散文集 《延安生活》、《游击中间》、《为祖国而战》。50年代初的通讯报告集 《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和短篇小说集《战斗的幸福》。这些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刚健清新、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被人称道。但代表刘白羽创作成就的则主要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四部散文集:《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其中的《日出》、《红玛瑙》、《长江三日》、《樱花漫记》、《平明小札》、《冬日草》是代表作。这些散文,具有战士的思想和哲学,处处充溢着革命激情。风格雄浑、奔放、壮美,语言流畅优美,时时有诗情哲理交织的警语出现。

刘白羽

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16年,北京人。1936年,刘白羽中学毕业后便来到南京,以写作谋生。1937年5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迈出了第 一步。同年北平沦陷,刘白羽逃离北平,并写下报告文学《逃亡前后》和《逃出北平》,记述了当时逃亡的经过。1938年,刘白羽来到延安,并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革命宣传工作与文学活动,这 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根据地抗日军民斗争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中有报告文学集 《八路军七将领》 等。1944年,刘白羽来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的编辑工作。1946年,刘白羽以新华社记者的身份,被派往东北解放区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随军记者,并随第四野战军先后参加了解放东北、平津、武汉等许多战役。新中国成立以后,刘白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创作,于1950年参加编摄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并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刘白羽几十年来辛勤创作,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草原上》、《五台山下》、《龙烟村纪事》、《早晨六点钟》、《战斗的幸福》等,中篇小说《火光在前》,散文集《樱花》、《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晨光集》、《红玛瑙集》 等,报告文学集《游击中间》、《为祖国而战》等。刘白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过较大的贡献。

刘白羽1916~

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生于北京。1936年开始发表小说,有短篇集《草原上》。1938年到延安,创作了报告文学集《游击中间》和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龙烟村纪事》、《幸福》等。1944年到重庆,任《新华日报》编辑及军事记者。解放战争期间,任新华社随军记者,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短篇代表作《政治委员》和《无敌三勇士》,刻画了解放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 中篇《火光在前》(1949)描绘了百万雄师渡江南下的壮丽图景。50年代后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出版了《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等优秀作品。他的小说和散文境界辽阔,风格雄浑,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气息,体现了时代精神。198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第二个太阳》,于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