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套期保值
利率期货交易是继外汇交易之后推出的又一新的金融交易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金融市场一直都是资金充足,利率水平较低,并且相当稳定。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引起物价全面上涨,通胀加剧。为抑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但高利率又引起了经济衰退,这又迫使美国当局不得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就引起了利率波动,这种波动对于借贷双方,特别是国债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为了减少或回避风险,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975年10月推出了新的期货交易品种——利率期货,并获得成功。新的期货交易品种为债券投资者提供了回避和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利用利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就成为债券市场投资者为保证达到预期收益的有效工具。利率套期保值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一致的。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价格走向的相关性,在期货市场进行与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用一个市场的收益来弥补另一个市场的损失,确保实现预期收益。例如某投资者将在3月份收到一笔100万美元的贷款,一时没有投资项目,就决定投资短期国库券。此时短期国库卷年利率7%。为预防利率下降而引起的国库券价格上涨,于是决定进行利率套期保值。他采取以下方式:
现货市场: 决定3月份买入100万美元短期国库券,预期收益7%,此时应付98.25万美元。3月份买入100万美元短期国库券,年利率为5.6%,实付98.6万美元。结果比预期收入减0.35万美元。
期货市场: 1月份买入6月份到期的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收益率为7%,报价93.00,实际价值98.25万美元。3月份卖出合约,收益率为5.92%,实际价值为98.52万美元。盈利0.27万美元。
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这位投资者仅比预期收益减少了800美元。如果他不进行套期保值,他将减少3500美元的收益。
又如某财务公司拥有500万美元的长期国库券,年利率为8%,3月份收益率为8.23%,为预防利率再次上升而导致国库券价格下跌,于是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其结果如下:
3月份在期货市场卖出50份6个月期货合约,收益率8.37%,价格97—00; 6月份市场利率果然上涨,8月买进50份期货合约,收益率为9.01%,价格92—00,共盈利25万美元。
现货市场的价格则从1月份的98—00,下跌到93—100,共损失25万美元。
该公司通过做空头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在期货上的盈利弥补了现货的亏损。可见利率套期保值可以达到保证预期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