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个性调查表jialifuniya gexing diaochabiao
简称CPI,是一种自我报告式的个性测量表,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高夫于1948年编制。该问卷有一半题目来自MMPI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另一半反映正常青少年和成人的人格。该量表不同于MMPI的地方是更强调正常的人格,因而也是常用的人格问卷之一。编制该量表目的有两个:
❶展示一套能描述人与社会相关联的概念;
❷预测个人在某些特殊场合下的反应。该量表适用于13岁以上的正常被试者,由480个“是否型”的问题组成,分为18个分量表,其中3个为效度量表。各量表分类如下:第一类,自在性、优越性、自信心及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测量。包括:
❶支配性。
❷上进心。
❸社交性。
❹自在性。
❺自尊性。
❻幸福感。第二类,社会化、成熟程度、责任心及价值观念测量。包括:
❼责任心。
❽社会化。
❾自制力。
❿宽容性。(11)好印象。(12)同众性。第三类,获得成就的潜能及智能效率的测量。包括:(13)从众性成就。(14)独立性成就。(15)精干性。第四类,智力及兴趣型态的测量。包括:(16心理性。(17)灵活性。(18)女性化。除了效度量表外的15个量表中,有11个量表的题目建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区分效标包括成绩、社会阶层、课外活动及评定。有4个量表是根据概念编制的,并考察了其内部一致性。每个分量表得到原始分数后可转换为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标准T分数。该测验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并且更适于研究团体之间的差异。它对成绩、少年犯罪、退学等效标均可做出较好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