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厚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厚蠲清代蠲免的称谓。顺治时,首先废除三晌,并免除都城被兵之民赋役三年。以后除遇灾赈蠲外,对逋欠之民及未能还贷之民,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皆停止收债。每到库藏稍微充实,又有普免钱粮、轮免漕粮之举。康熙即位以后,蠲免较他帝为多,除水旱灾年,实行蠲免钱粮外,经常有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之事。从1662年到1710年,康熙蠲免钱粮总数“已逾万万”(《清圣祖室录》)。乾隆继位以后,蠲免之例仍行。乾隆二年(1737年),议准丁银摊入地亩均征以后,若有灾荒,应一律酌免。令各省遇灾减免钱粮,即将丁粮统入地粮内核算、蠲免。以后每遇灾年,对未完正项银米或漕项银米,或免征,或缓征。嘉庆时,也多按受灾轻重蠲免钱粮。嘉庆以后,清王朝开始衰落腐败,蠲免诏令虽多,但多成空文,地方官吏,也多借此营私舞弊。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