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始青瓷色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原始青瓷色釉战国时期,壮族地区开始出现了原始青瓷色釉的应用。1974年在平乐县银山岭战国墓中发现的原始青瓷杯、盒、碗等器物,胎质都是瓷土制作,呈灰白色,烧成之后,胎质较一般的陶器坚硬。普通陶器胎质含有大量的熔剂,特别是Fe2O3含量一般在6%,高者达10%,烧成温度在900℃左右,超过1000℃器胎就会变型或成熔融状态。原始青瓷用瓷上制成,Fe2O3含量在2%以下,可耐1200℃以上的高温。施挂石灰釉,烧成后呈青黄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