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文俊公式的建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吴文俊公式的建立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向量丛的斯蒂菲尔—惠特尼示性类对于数学界还是很神秘时,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就对它进行了研究。首先,他给出了惠特尼示性类的乘法公式一个简单的证明,被称为吴类; 又用斯廷洛德运算定义于吴类,并给出了计算微分流形切丛的斯蒂菲尔—惠特尼示性类的公式,被称为吴公式,从而揭开了笼罩着斯蒂菲尔—惠特尼示性类的神秘面纱。这个公式和另一个公式 (也被称为吴公式) 对拓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被许多数学家引用。仅在标题中出现吴公式的拓扑学论文就有几十篇之多。吴文俊还定义了非同伦不变的拓扑不变量 (已知的拓扑不变量几乎都是同伦不变的),给出了n维复合形可嵌入2n维欧氏空间的充分必要条件等,对拓扑学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文俊公式的建立在20世纪40年代末,当向量丛的斯蒂菲尔一惠特尼示性类对于数学界还是很神秘时,中国数学家吴文俊就对它进行了研究。首先,他给出了惠特尼示性类的乘法公式一个简单的证明,被称为吴类;又用斯廷洛德运算定义于吴类,并给出了计算微分流形切丛的斯蒂菲尔一惠特尼示性类的公式,被称为吴公式,从而揭开了笼罩着斯蒂菲尔一惠特尼示性类的神秘面纱。这个公式和另一个公式 (也被称为吴公式)对拓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被许多数学家引用。仅在标题中出现吴公式的拓扑学论文就有几十篇之多。吴文俊还定义了非同论不变的拓扑不变量 (已知的拓扑不变量几乎都是同论不变的),给出了n维复合形可嵌入2n维欧氏空间的充分必要条件等,对拓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