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咂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11 咂酒

土家族饮料。以糯米或高粱、玉米、小麦酿制,储存经年,掺入凉水。饮时用竹管吮吸。

咂酒

彝、藏、土家、羌等族人民传统饮用的酒。藏、羌族称咂酒,彝族称竿竿酒,土家族称罐罐酒。将大麦、青稞或玉米煮熟,加入酒曲,盛于坛,用草覆盖发酵成酒。饮时启坛注入凉水或开水,将细竹管插入坛内,轮流吸吮。吸完后再添水,直至味淡。最后吃去酒渣。称为 “连渣带水,一醉二饱”。

咂酒

彝、羌、傣、仡佬、壮、侗等南方少数民族酒类饮料。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起源甚古。其制法是将麦子、苞谷、高粱等蒸熟拌以酒曲,装坛密封,使之发酵而成。饮用时启坛,注入开水,插入二、三根通心细竹管或泡木杆,宾客们围坐四周,扶竹竿轮流俯首咂饮,每饮一轮,加水一次,使酒汁保持满坛。饮咂酒时,通常要将酒坛置于堂屋或大门外屋檐下。此酒是招待亲朋宾客或喜庆宴客的常用饮料。

咂酒

羌族人民喜欢饮用的酒。以青稞、大麦煮熟后和以酒,放入罈内用草覆盖发酵而成。饮时启罈注入凉开水,插上细竹管轮流吸吮, 吸完后再添水入内,至味淡乃止。

咂酒

土家族、侗族传统酒饮。亦称“杂酒”,古称“打甏”,又名 “钩藤酒”。流行于湘西、湘南地区。起原甚古,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 中已有记载。明代土兵为能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即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酒一口,以此传习成俗,故名。以糯米、玉米、高粱、小麦或大麦酿成,其制作、储存、饮用方法因地而异。大致为: 粮食蒸煮熟后,拌以酒曲,装于坛甏之中,密封发酵而成。储存可达一年或数年。饮用时以凉水冲泡,用芦管或竹管吮吸。多于招待亲朋戚友或喜庆宴会时饮用,平时亦吸用以驱除疲劳。因其饮法独特,古人赋诗相赞: “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