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5 唐英1682—1756清代制瓷专家。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又自号陶人、陶成居士、甄陶等。辽宁沈阳人。16岁即供役于养心殿,达20余载。雍正元年(1723)任内务府员外郎。6年后,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后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十七年(1752)调九江关,复兼理窑务。他在任期间,躬身窑务实践,刻苦钻研,所造者世称唐窑。总结陶工经验,著成《陶冶图说》,为世界上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又工书画、篆刻、传奇。所著尚有《陶人心语》、《陶成纪事》、《古柏堂传奇》等十七种。 唐英1682—1755清戏曲作家。字隽公,号蜗寄居士,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雍正年间曾任驻景德镇瓷厂协理官,乾隆初年调九江关监督,仍掌管窑务,所督造之瓷器称作“唐窑”。后又任过广州关监督。作有传奇、杂剧《转天心》、《面缸笑》、《十字坡》等十七种,合称《古柏堂传奇》。他的大部分剧目是依照民间戏曲改编的,个别的保留了民间戏曲的优点。但作为封建官僚,他更多地选择了地方戏中落后的东西来改编,还创作了一些宣扬忠孝节义和因果报应思想的作品。唐英还著有《陶人心语》,书中保存了一些当时的戏曲史料。他还为张坚所作的传奇 《梦中缘》作序。 唐英清雍正朝隆时期制瓷名家。字俊公,汉军旗人。官内务府员外郎,直养心殿。雍正六年(1725),命他监造江西景德镇窑务,后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初年,调任九江关,复监督窑务。他继郎廷佐、年希尧之后,督造景德镇窑务,成为又一制瓷名家。他任事最久,先后掌管其事长达十数年之久。在此任期间,他讲求陶法,于泥土、釉料、坯胎、火候,皆具有独到的心得,亲自指挥制造。又能恤工慎币,颇具经营之才。其所著《陶成纪事碑》,备载经费、工匠解额、胪列诸色瓷釉,仿古采今,凡五十七种。在他执事期间,自宋之大观,明之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诸官窑,及哥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宜兴窑、西洋、东洋诸器,皆有仿制。其所制釉色,有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奸、马肺、天兰、霁红、霁青、鳝鱼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兰、月白、翡翠、乌金、紫金诸种; 又有浇黄、浇紫、浇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诸名。由他所监制的御用瓷器,精美绝伦,异采寻常,被人称为 “唐窑”。他曾奉敕编撰《陶冶图》,为图二十,分别为: 《采石制泥》、《淘炼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炼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镟坯穵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采》、《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每图都各自附有详说,备著工艺程序,为后世之治陶者所取法。 唐英1682—1756清代制瓷家、书画家。字隽(一作俊或儁)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奉天(今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一作镶黄旗。自幼即供役于养心殿,长达二十余年。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任内务府员外郎,六年(1728)迁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协理窑务。自乾隆元年(1736)始历任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关监督。十七年(1752)调回九江关,兼理景德镇窑务。对制瓷工艺颇有研究,举凡泥土、坯胎、釉料、火候诸方面均有创见。创制洋紫、冻青、银洋彩、水墨乌金、珐琅、洋彩、黑地五彩、蓝花、黑花描金、窑变等釉彩。镂空转心、天地交泰、玲珑透雕等制瓷特技,臻至妙境。尤善制仿古瓷器,所督造之瓷器细腻、精美,后人称为“唐窑”。曾奉命编制《陶冶图》20幅,各附图说。又撰《陶成纪事碑》,列举制陶事57例。亦工画山水、人物,并擅书法篆刻。兼长于著述及诗词戏曲,著有 《陶人心语》、《陶政示谕稿自序》、《古柏堂传奇》等。 唐英?—1756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正白旗汉军人。雍正六年(1728),自内务府员外郎迁江西景德镇窑务监督,历官淮安关、九江钞关、粤海关监督,乾隆十七年(1752),调回九江关兼理景德镇窑务。精心研究制陶技法,对泥土、釉料、坯胎、火候的应用均有创见,又能仿效古之名窑,所造之器,无不精美。所撰《陶成纪事碑》,列举制陶57事。奉命编制《陶冶图》20幅,各附图说,其所督造陶瓷,今称“唐窑”。工山水、人物画,能书善诗词戏曲,著有《陶人心语》、《古柏堂传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