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喀喇汗王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喀喇汗王朝西域政权名。又称黑汗王朝或葱岭西回鹘。其始祖毗伽阙·卡迪尔汗死后,长子驻*八拉沙衮,称狮子汗; 次子驻*怛逻斯城,称公驼汗。形成双王制。萨图克·布格拉汗时始信仰伊斯兰教。公元999年,以喀喇汗家族为主的回鹘人灭萨曼王朝,建立自己的王朝。1011年左右,玉素甫·卡迪尔汗攻灭佛教大国于阗,统一并扩大了疆域,完成了塔里木盆地南部地区的伊斯兰化。1041年,王朝分裂为东西二部: 东部以八拉沙衮和喀什噶尔为中心,包括费尔干纳盆地以东,*七河地区与塔里木盆地; 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领有河中地区。双方以锡尔河为界。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手工业水平高,商业发达。与宋仍以甥舅相称。曾与辽朝和亲。以东部突厥语为文学语言,产生了《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等名作,开创了伊斯兰突厥文化的新时期。1140年左右,西辽占领八拉沙衮,东部喀喇汗王朝沦为西辽附庸。1211年为乃蛮屈出律所灭。1212年,西部喀喇汗王朝被花剌子模沙灭亡。 喀喇汗王朝古代西域回鹘人所建政权。意译为黑汗王朝。9世纪初,回鹘汗国强盛,统治疆域西达碎叶以西,并驻军于巴拉沙衮城(今伊塞克湖以西)。唐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崩溃,巴拉沙衮城的回鹘首领自称可汗,创建政权。疆域包括今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及新疆的西南部。其后分为东、西两部,西部的汗仍驻巴拉沙衮城,东部的汗则驻喀什噶尔城。喀喇汗王朝与北宋有密切的贸易关系。11世纪由佛教改信伊斯兰教,12世纪初被西辽所灭。 喀喇汗王朝亦称“葱岭西回鹘”或“黑汗王朝”。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回鹘族建立在中国西部喀什、和田迤中亚一带的伊斯兰化的回鹘王朝。唐末回鹘西迁时, 有一部分人远迁垂河(即楚河)南和其近族葛逻禄相汇合,而到五代后晋年间再和垂河、喀什之间的属于九姓铁勒(又称“九姓乌古斯”)的样磨(牙格马)人相汇合。到北宋初年,回鹘人以哈喇汗家族为主, 推翻波斯萨马尼王朝而建立自己的政权。王朝开始时即采取长幼子双王制,分东西两支:东支首府设在八拉沙衮(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四十里); 西支首府初设怛罗斯(今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 旋迁新疆西部喀什。西支始祖名沙图克布格拉汗, 首先信仰伊斯兰教。其子哈拉汗先灭东支,然后征服和田, 统一并扩大了王朝的疆域, 并使王朝境内全部伊斯兰化。其中心后逐渐移至我国新疆西部喀什。以后王朝又分裂成为以喀什为中心的东支哈三系和以费尔干为中心的阿里系。阿里系的乙力克汗(998—1012)最后灭萨马尼王朝(999),死后,其兄图甘汗(1012—1016)继位, 与东支哈三系的宗亲玉素甫·喀的儿汗结成同盟, 是为王朝鼎盛时期。尔后因东西两支内部不和, 互相争斗, 导致王朝的长期分裂。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因西辽的入侵、花刺子模的独立和乃蛮的篡位,八拉沙衮、撒马尔干和喀什等地先后被占领, 王朝最后灭亡(1211)。王朝存在时期, 东部突厥语成为文学语言, 并开创了伊斯兰突厥文化的新时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