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团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团貌

古代调查人口当面检阅的一种方法。唐代叫团貌,隋代叫貌阅。规定地方官吏须每年检阅人丁的形貌,查核有无低报年龄及伪报老病种种情况。各地集合五党或三党为一团进行,故叫团貌。其结果首先记录在每年编造的“乡账”或各里的“手实”中,并据此以编制每三年一造的户籍。隋开皇五年 (585年),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按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和体貌核对,倘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保长和党长都要发配流放;堂兄弟以下皆令另立户籍,以防隐匿。此次计查实壮丁四十四万三千人,新编入户籍的有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户。大业五年 (609年) 采用裴蕴建议,再度貌阅,规定户口有一人不实者,官司解职;凡检举得一壮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此次又检括出壮丁二十四万三千人,人口六十四万一千二百人。唐代规定:入丁老疾,痖征痖免课役及给侍者,皆须具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先是每岁一团貌,后因非便于民,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敕令每年小团 (貌)宜停,改为每三年一次,定户之日,一时团貌。团貌以后,才呈报丰实,编定户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