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通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通湖北纬29°09′ —29°15′ ,东经112°25′ —112°32′ 。在南县东南部,清光绪时,湖面辽阔,东通洞庭湖,西通目平湖,北经藕池河与长江连通。由于长期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渐与大湖隔离,现已成为内湖。湖面略成三角形。面积83平方公里。四周堤高5米,面宽4米。一般水深1.5~2米,蓄水量可达3.3亿立方米。湖内水肥草茂,盛产鱼、莲,建有大通湖鱼场,系湖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场。湖内通航,过茅草洲船闸,经草尾河通洞庭湖。 大通湖湖泊名。在益阳市南县东南部。原为洞庭湖的一部分,清光绪时湖面辽阔,东通洞庭湖,西通目平湖,北经藕池河与长江沟通,故称大通湖。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今已成为内湖。面积83平方公里,一般水深1.5~2米。以产鱼和湘莲著称。建有大通湖渔场,为省内最大的淡水养殖场。湖内通航,过黄茅洲船闸,经草尾河可通洞庭湖。 大通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县与沅江市之间。为洞庭湖的一部分。清光绪年间,由东洞庭湖分离而成。当时四通八达,故名。面积90.7平方公里,一般水深15米。北纳松滋河等河道来水,东经水道泄入东洞庭湖。以产鱼和“湘莲”著称。1949年后,最早在此建成大通湖蓄洪垦殖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