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史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史寮官署名。商周时期中央政府中掌管历法、记注、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等事务的机构。设于商末,西周时成为与卿事寮并列的中央政府两大组成机构之一。其长官由王的直系至亲充任,所属有掌管起草政府文书和国王册命的太史,还有掌王族祭祀的太宗、太祝、宗祝,掌占卜的太卜、占梦,掌授氏姓的司商,掌记注、册命、历法的内史、外史等。战国时期,随着世卿制度的瓦解和史官地位的下降,作为政务机关的太史寮不复存在,史官或不置官署、或置隶属于其他机关的专门机构,地位和性质均非商周之制。 太史寮中央掌管册命、历法、祭祀、占卜、文化、教育等事务的官署。始置于商末、西周。其长官称太史,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太史掌管历法,起草政府文件,记载国王、三公的言论和国家大事,并把政府官员对朝政的批评、谏议汇成简册呈报国王。国家的重要活动,如祭祀、战争、太子即位等,太史都要参加,祝辞、誓辞、王命等大都由太史起草并宣读。国王遇有重要国事,常常向太史请教。太史的言论、著作,常常作为贵族学习的课本,甚至当作经典加以引用。西周初年的太史尹佚,与周公、召公、太公并称“四圣”。太史的职务均为世袭。西周时,太史寮是中央政府的两大部门之一。太史的属官主要有:(1)太宗。又称上宗、宗伯、太祝、宗祝。掌王族祭祀。(2)太卜。掌占卜吉凶。(3)司商。掌授氏姓。(4)丧史。掌贵族的丧葬礼仪。(5)眚史。属巫一类,掌察军士过失。(6)内史。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内史尹等,掌管策命卿大夫。凡天子对诸侯卿大夫的任命,均由其书之简策,并举行一定仪式正式宣布。(7)御史。又称中史、中御史、柱下史等,负责保存官府档案。(8)乐师。又称乐正、太师,掌音乐及教育国学贵族子弟。春秋以后,随着客观形势的重大变化, 太史寮的机构日渐消泯,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它的一些属吏,却独立发展为新的官职。如太宗的职权一分为二, 成为九卿中的太常与宗正两个官职。再如御史则发展为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西周的太史寮设于王畿镐京之内。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