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存天理灭人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存天理灭人欲Cuntianlimierenyu

宋代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理”指仁义礼智的封建纲常伦理;“人欲”指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欲望。《礼记·乐记》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二程和朱熹把封建秩序说成是不可侵犯的“天理”,是道德的最高原则,宇宙的最高主宰,认为它是不变的、至善的,以此来证明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人欲”视为一切恶行的根源,人们道德修养所要消除的蔽害。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朱子语类》卷十三)。程颐把“男女尊卑之序”比作“天理”,把怕寒挨饿比作“人欲”,谓寡妇贫穷不能改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二十二)。在他们看来,一切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了达到 “存天理去人欲”。要人们放弃一切生活欲望的追求,绝对服从封建伦理教条,甘作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存天理灭人欲

宋明理学的伦理教条。《礼记·乐记》曾说对物欲无节制会导致灭天理。北宋程颢、程颐把天理与人欲绝对对立:“不是天理,便是人欲”,“人欲肆而天理灭矣”,(《粹言》卷二)“灭私欲,则天理自明矣”。(《遗书》卷二十四)要求克制情欲,绝对遵循封建伦理纲常。南宋朱熹更提出“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参见“人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