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书写、绘画时注水研墨的工具,又称“砚台”。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之一。流行全国各地。一般是用不易磨损、便于蓄水的石质、陶质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早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已出现,到秦代成形。据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砚,是湖北方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方石砚,砚及研墨石都是用鹅卵石原形略加工制成的。到西汉时,砚的使用已较为普遍了。刘歆《西京杂记》中记:“以玉为砚,取其不冰。”这是我国关于砚的较早记载。北宋?米芾所著《砚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研究制砚的专著。据出土所证,古代制砚的材料有玉、瓦、陶、金、瓷、澄泥、石等。其中以石制砚最为流行。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为最,早在唐代便以“中国四大名砚”闻名,又以“端砚”为首。此外,宁夏的“贺兰石砚”、山东的“鲁砚”、河南的“盘砚”,河北的“易砚”、江苏苏州的“澄泥砚”,也享有盛名。好的石砚,对石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前人概括为:“发墨盖毫,滑不拒墨;细腻温润,贮墨不涸;质坚致密,玉肌腻细;细中有锋,柔中有刚。”好的砚石,按其纹理或形状经过精心镂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刻砚,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并且已成为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艺人们因材施艺,充分利用砚石的天然形状,透明的石眼,丰富的色彩纹理,精巧地雕刻成各式砚台。以端砚为例,有瓶形、神斧形、古鼎形、古琴形以及天然形状略加雕凿的自然砚。图案精美,多以花鸟虫鱼、山水、仿古器皿等为主。旧时的读书人离不开此物,且以研墨作文为生计,所以有人将砚台比作田地,称之为“砚田”。戴复古《寄玉溪林逢吉》诗:“以文业砚为田。”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而甚雨》诗:“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旧时称同学作“同砚”、“同砚席”等。选择砚或鉴别砚的方法,只须看其石质是否细腻、发墨效果是否好。凡是石质密实而能发墨的。墨汁在砚中久贮不涸的即为好砚。石质粗糙,太硬或太软的砚,都不适合研墨书写之用。砚的保养主要应注意两点:一是在使用时,研墨要随用随研,用力均衡以保持砚心平整。二是在每次用完之后,须冲洗干净,以防旧墨干烈,损坏砚面。旧时民间制砚行业以奚廷?或子路为行业神供奉之。

文房四宝之一。一般称“砚台”,也称“砚瓦”、“砚田”,为研墨工具,盛水部分称“砚海”、“砚池”,磨墨部分称“砚堂”。据所用质料分有石砚、陶砚、瓦砚、砖砚、磁砚、玉砚、橡皮砚等。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套绘画工具,计有石砚、砚盖、磨棒、陶杯各1件,及黑色颜料(氧化锰)数块,说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已使用石砚;汉代有了陶砚,唐代石砚普及;后来,在采石以及雕花等制砚工艺方面不断发展。自唐以来,以产于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产于安徽歙县的歙溪的“歙砚”最为著名。砚的质地以细腻、发墨为佳。常用之砚宜每日洗涤;石砚不用时可在砚池中储放清水,以保持润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