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官僚资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6 官僚资本

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它是在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19世纪后期,由洋务派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与民用企业是官僚资本的早期形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僚资本不仅继续开办工矿企业,而且还创办了一批银行,出现了向金融垄断发展的趋势。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力量,通过募借内外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方式,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资本达到最高峰。在四大家族当权的20多年中,集中了100亿至200亿美元的财产,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官僚资本的特点:与外国帝国主义结合,为帝国主义资本的附庸,是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和掠夺中国人民的代理人;与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结合,掠夺劳动人民,排挤和兼并民族资本。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极端反动的生产关系。中国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实行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将它直接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guanliao ziben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控制国家政权的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的资本。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利用中国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条件,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形成的。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官僚资本,主要是靠外债来维持。国民党取得政权以后,实行金融和工业的垄断,官僚资本得到了扩张。由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点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1949年以前,中国的官僚资本实际上是官僚买办资本。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是中国官僚买办资本最集中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在没收全部官僚资本的基础上,直接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控制国家政权的大地主、大银行家、大买办的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称。它除了剥削产业工人以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地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清朝洋务派经办近代企业,不管采取官办、官督商办还是官商合办的形式,都是清朝的大官僚、大买办通过国家政权创办和控制的,且这些企业本身又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不同程度的垄断性,因而清政府洋务派官僚所经办的一些近代企业便是早期官僚资本。辛亥革命后,清朝洋务派所办的军火工厂落入北洋军阀手中,民用工业也转到北洋军阀名下,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官僚资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僚资本有如下几个特点。
❶1895—1927年官僚资本比较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只占近代工矿业资本总额的24.5%;
❷代表人物分散,很难说哪一个军阀是北洋军阀时期官僚资本的代表人物。比较有实力的,有以梁士诒为头子的交通系集团,以曹汝霖、陆宗舆为头子的新交通系集团,以及 “北四行” 集团。在南方,有“南五行” 或 “江浙财阀” 集团,以及广州的 “华南集团”、“四川财团”、“山西财团” 等。
❸官僚资本财产数量大,积累时间短。官僚资本主要投入金融业,其次是实业公司、贸易商行及工矿企业等。
❹官僚资本利用官商合办形式从中取得高额利润。
❺北洋军阀官僚资本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关系密切。1927年后,又出现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官僚资本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国民党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20多年里,集中了100—200亿美元的巨额财产,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解放前夕,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国民党政府资本委员会拥有291个工矿企业,掌握全国钢铁90%、煤33%、电力67%、水泥45%以及全部石油和有色金属。官僚资本控制着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以及44%的轮船吨位,还有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官僚资本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把它改造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