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儿湿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小儿湿温xiao'er shiwen

湿温是发生于夏秋暑湿较盛季节的一种湿热病症。以5~10岁小儿发病率较高。临床特征是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胸闷纳呆,相对缓脉,淡欲貌,玫瑰疹,肝脏及脾脏肿大,白细胞减少等。本病主要由于饮食不洁,外感湿热病邪所致。湿热蕴结脾胃,使中焦气机不通,故见上述诸症。由于湿性粘腻,缠绵难解,故病程较长。如湿邪偏重,湿胜阳微,使病情进入危险阶段。治疗方法可分:
❶卫分型: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发热不扬,午后尤甚。胸闷纳呆,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苔白腻,脉濡数。治宜宣表化湿。可用三仁汤加减。常用药;杏仁,苡仁,白蔻仁,藿香,佩兰,黄连,黄芩,滑石,竹叶,清水豆卷,薄荷(后下),山栀。
❷气分型:若症见身热较重,面红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洪,属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化湿,可用连朴饮加减。常用药:黄连,厚朴,石菖蒲,半夏,柴胡,豆豉,山栀,苡仁,白蔻仁,芦根,甘露消毒丹(包煎);若症见头目胀痛,如蒙如裹,胸闷身重,肢倦酸痛,午后热甚,口淡而腻,苔白滑或黄腻而厚,脉濡缓,属湿重于热,治宜利湿化浊,佐以清热。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藿香,厚朴,黄连,黄芩,柴胡,豆豉,茯芩,枳壳,陈皮,神曲,谷麦芽。
❸营血型:症见高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降苔黄浊,脉弦数,甚者可见便出血,衄血,舌深降,脉细数。治宜清营透热,凉血解毒。可用清营汤加减。常用药: 犀角,鲜生地,玄参,竹叶心,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豆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