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贝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贝夫1760—1797Gracchus Babenf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等派”运动的领袖、空想共产主义的代表。出身于法国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小时没有受过很好的学校教育,15岁起独立谋生,当过文书。他的空想共产主义受摩莱里的《自然法典》的深刻影响。在参加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巴贝夫逐渐认清了资产阶级政权仍然是压迫穷人的政权,便以公开和秘密的革命活动来反对资产阶级政府。1796年3月,巴贝夫组织了平等派密谋革命委员会,准备举行武装起义。由于奸细的告密,他与战友被法国督政府逮捕,被判死刑,英勇就义。主要著作有《永久地籍册》等。巴贝夫认为,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都是虚伪和骗人的。对人民来说,自由应当是真正的自由,平等应当是真正的平等,应当在财产和社会地位上平等,并开始把平等归结为消灭阶级特权和阶级本身。他尖锐指出,资产阶级政府造成了新的道德败坏,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竞争造成唯利是图,败坏了手工业者的道德。他认为,理性是社会历史的动力,各民族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方式。如果人们受到好的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灌输的偏见,人们就会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道德觉悟就会高尚起来,就能认识到自己做人的权利,就不会受奴役了。他对人类理性充满信心,认为新升的光辉四射的理性之光,将使人重新获得人所应有的尊严;人的一切痛苦将会消失,我们正在奋起反对的那种人类可怕的灾祸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也将会消失。后来进一步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绝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教育和理性的发展上,必须通过暴力推翻现存制度,废除私有制,建立劳动者的政权。他的思想对19世纪法、德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产生过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