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域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跨越宽广地域(城市、国家乃至全球)的计算机通信网。由一公用或专用数据网以及网上的各类计算机、数据库和终端等组成;也可与局域网互联,将后者作为其一个端系统。利用广域网可开通电子信箱、可视图文、电子数据互换等业务。网络体系结构是以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为基础建立的,通信子网的协议则以前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X.25建议为标准。在OSI制订前已建的广域网,如美国的ARPA网络、IBM公司的系统网络结构(SNA)、DEC公司的数字网络结构(DNA),它们的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与OSI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当这些广域网互联时,需增加专用的接口。

广域网

广域网指局域网以外的通信网络,包括城市、城市间、国际间等范围。信道是传输信号的途径,包括传输介质和中间通信设备,习惯上也把信道称为线路。有线信道除了传输介质外,每隔一定距离需设置一系列增音器和中继器,以弥补信号传输时的衰减,以及消除噪声干扰。属于有线信道的传输介质有架空明线、平衡电缆、月轴电缆和光导纤维等。光缆较诸铜质电缆有许多优点。如频带宽、衰减小、重量轻、体积小。光缆的衰减小于20db/公里,故每20公里才需加中继器,频宽为34~140Mbps,且不受电磁干扰。无线信道由自由空间所组成,用于通信的主要是微波波段。微波波段的电离层不能反射,只能用于视距内的通信,在长距离通信中就需接力,即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中继站,这样构成了微波中继系统。广域网中的公用电话网和低速网是实际应用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电话网往往不是一种交换制式,线路条件也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即网络负荷、交换制式和信道传输性能等来选择可用速率。低速网是用户电报网及低速数据网的简称,是邮电部门向公众提供50、300波特异步电路交换数业务的公用网。经传输差错控制后,错码率可达10-6,可满足使用要求。利用专线进行数据传输,特别是采用线路均衡措施后,能明显提高传输速率,使用专线可以提供多话路大容量传输。但专线租费昂贵,经济上要权衡各种因素,另一方面,线路资源也难以满足各方面求。利用公用电话网和低速网有一定局限性,传输速度和质量都受到限制,接通率和持续时间也不能适应数据通信的要求。采用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可以克服这些局限。如法国的Transpac,加拿大的Datapac,美国的Telenet和Tyment,日本的D50 (DDX) 等,都是已建立和开放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有许多优点: 提高通信线路的设备利用率; 提供多种业务功能; 误码率可低至10-2~10-10; 接续速度快,网络延迟小;便于不同速率、不同规程、代码的用户设备进网; 可靠性高; 灵活性大,便大扩充; 便于与其它各类公用网连通。我国的北京设一个国际出入口,现已连通美国、法国,通过出入口线路可与全世界公用报文交换网络互相连通。分组交换机、远程集中器采用法国SESA公司的DPS-25型机,采用CCITT建议的X·25、X·27、X·3、X·29等标准协议。整个系统端口有600个左右,可扩充。具有X·25接口的主机、微机终端可接入分组网,异步起止或终端可通过分组交换机内或机外的包装配器和拆卸器接入分组网,用户终端可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用户电报与低速数据网接入分组交换机,也可通过远程包装配器和拆卸器接入分组网。广域网中的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是从综合数据网(IDN) 发展而来,能保持端——端数字连接,以支持包括语言和非语音领域的服务,而用户通过有限的标准多目标用户接来访问。ISDN是广域网的长远发展方向。ISDN在交换技术上要同时解决语音和非语音的宽带交换,以满足多种业务需要、活动图像传输、交互式电视、全双工可视电话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其它业务所需,即使采用压缩技术后,数字化5MH,的模拟电视信号所需数字速率约需34Mbps,故ISON所需传输速率应是Gbps级。这样就必须采用光缆、通信卫星等新型传输介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