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庾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庾信513—581北周作家、书法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在梁累迁通直散骑常侍、东宫学士,领建康令。梁元帝又授御史中丞,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出使西魏。此时,西魏攻陷江陵,他只好留在长安。先后仕西魏、北周,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长于文章。在梁,与徐陵“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在北周,“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哀江南赋》为其代表作。原有文集20卷。原集失散,后人重辑。清倪璠有《庾子山集注》。唐张怀瓘《书断》说他“亦工草书”。唐韦续《墨薮》列其行草于中品之中。宋陈思《书小史》说他“善*行书”。《北史》、《周书》有传。 052 庾信513—581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肩吾之子。初仕梁,后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司三司,世称庾开府。善诗赋,骈文。在梁时作品绮艳轻靡,与徐陵皆为宫廷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暮年所作,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如《哀江南赋》、《枯树赋》等,感伤遭遇,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风格也较为萧瑟苍凉,为杜甫所推重;但有过于雕琢和用典太多之病。原有集,已散失,后人辑有 《庾子山集》。 庾信513—581YuXin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梁代文人庾肩吾之子。20岁左右任梁湘东国侍郎等职,与他的父亲和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宫禁,陪同太子萧纲等写作绮艳的宫体诗和骈文,有“徐庾体”之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被困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十五岁时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伴读,二十岁任梁湘东国侍郎等职,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前期诗歌多为奉和、应制之作,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绮艳。但七言诗《燕歌行》,表现边塞战士的征战离别之苦,对七言古诗的发展有一定意义。后期被留北朝,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以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思乡怀旧、自叹身世的感情。其辞赋亦有名作,代表作有《哀江南赋》,《春赋》、《小园赋》是其抒情小赋的名作。原有集二十一卷,已散佚。后人辑有《庾子山集》,清倪璠有《庾子山集注》。《周书》、《北史》均有传。 庾信513—581Yuxin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其父庾肩吾是梁代著名的宫体诗人。庾信天资聪慧,早有文名, 15岁即充任梁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19岁任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后历任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散骑常侍、建康令等职。梁元帝即位后, 又任御史中丞、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后奉命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二司,故世又称“庾开府”。后因病去职,卒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庾信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诗、赋、骈文均有突出成就。他在南朝时期, 完全是一位宫廷文人。其诗内容空泛,形式绮艳,不脱宫体诗旧轨。入北朝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其诗歌创作一扫绮艳之习。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屈仕异国的自愧与苦恼,孤寂的漂泊之感,以及对北国风光的描绘, 成为其诗的基本内容。其代表作是《拟咏怀》27首和《重别周尚书二首》等。他将南朝柔靡绮丽的文学传统与北国的生活、文学传统相结合,故其诗既有南朝的秀丽、细腻, 又有北朝的雄浑、高远,讲究用典,对仗工整,辞采精美,音韵和谐,且感情深挚,故杜甫有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之二)其五言新体诗和七言诗,在章法、句法、对仗、声律等方面,有些已接近于唐代的五七言律绝,对唐诗的发展与繁荣有直接的影响。其辞赋也成就极高, 《哀江南赋》、《枯树赋》、《小园赋》等均为名作,把六朝骈体抒情赋推向了极致。其骈文亦为大家, 《哀江南赋序》、《拟连珠》等,均为抒情性、文学性极强的佳作。庾信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作家,他不但集六朝诗、赋、骈文之大成,而且颇有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庾子山集》传世。清代倪璠有 《庾子山集注》, 较为详备。 庾信513—581南北朝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仕梁,42岁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在梁时与徐陵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称“徐庾体”,多绮艳轻靡之格。入北朝,感伤遭遇,念怀故国,诗作刚劲苍凉,深沉真挚。《哀江南赋》、《拟咏怀》27首为代表作。杜甫对他颇多推崇。原有集二十一卷,已散佚,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庾信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随同父庾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宫禁,陪同太子萧纲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被称为“徐庾体”。曾出使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梁武帝末,为建康令,建康失陷,往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克江陵,因被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诗歌成就很高,杜甫对之有“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的评价。又擅辞赋、骈文,其骈文成就在六朝堪称首屈一指。其辞赋中象《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等抒情小赋都是传诵一时的名作;《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文章用赋体写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著作,后人辑其遗文编有《庾子山集》(《四部丛刊》本)、《庾开府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 庾信庾信513~581北朝北周文学家。字子山,朝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肩吾之子。梁时,曾任建康令、右卫将军。出使西魏时,值西魏灭梁,被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称“庾开府”。原有集21卷,已散佚。其诗文以晚年作品成就为高。诗以《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作,主要写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诗中多用对句,但不嫌雕琢,流利中现出清新气息。其《寄王琳》、《寄徐陵》等五言小诗,深沉有致,形式格律已似近体。文如《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等都较有名。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唐诗极具影响。 庾信北周文学家。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生于513年,卒于581年。原为梁人,后出使西魏。梁亡后,庾信在西魏、北周做官。现存诗320余首,文160余篇。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小园赋》、《哀江南赋》等。他的后期诗歌融南北诗风,集六朝大成,对唐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