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元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元洞

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是临江绝壁上的天然石洞。相传为清康熙年间定如和尚所发现,于洞内供奉三元水府神位而得名。后池阳巡抚喻成龙命工匠凿洞筑阁,称“妙远阁”,供僧人静修。另有传说,昔三人乘船赴京赶考,忽遇狂风暴雨,泊舟矶下,幸免于难。后三人均中榜做官,便在洞中筑阁以酬神佑,故又有三官洞之称。洞分两层。上层石壁有佛龛,洞内有洞,可通大江,水声潺潺。下层宽敞明亮,内设茶座。清人张照龙有诗咏此:“扪罗寻洞见神宫,涌出层岩巨浪中,路绕羊肠循曲折,人从鸟道蹑高空。”

三元洞

位于云南省文山县开化镇西南西华山峭壁之上。是西华公园的主要景点。因三洞并排生成,称三眼洞,曾名华光洞,后以谐音改称三元洞,附会“三元及第”之意。清道光后于洞旁修建楼阁,始辟为游览地。三元洞内宽坦,自然相通。主洞深58.6米,洞口宽18米,中部宽6.4米,洞底宽3.4米,洞内净高14米,塑有释迦牟尼像,游人及进香者络绎不绝。1980年后重修。洞前现有步云楼、玉升亭、伴日亭、险峰亭、翠峰亭、稍息亭等景点。清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时期,提督鲍超统军于此时,登山游览题词:“文西山高而秀,蔚然可观者,其惟三元古洞乎。四壁天然,开斧凿痕,脱尘俗气,真仙境也。蜀之剑阁眉,其雄秀仿佛似之……。”盛赞此洞之美景。

三元洞

又称三官洞,位于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公园内,是采石矶上5个天然石洞中最大的一个,距市区7公里。洞体依崖临江,上下两层,洞外绝壁陡削直落大江,景色险奇。据《当涂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定如和尚发现此洞。洞内供奉三元水府神位,称三元洞府。后池阳太守喻成龙筑“妙远阁”于洞崖上,飞檐临空,玲珑别致。下层洞壁有佛龛,临江有窗孔。石壁上小洞下通长江,水声淙淙,得名“龙王洞”。上层明亮宽敞,内设茶座,迎江有一排轩窗,可凭眺江上风光。
三元洞有不少民间传说,流传较广的是,古代有三位文士进京赴考,途径采石遇狂风大雨,江中舟船尽覆,他们因在此洞躲避,幸免于难,后来三人都中榜做官,故有“三元”和“三官”相联。其他类似传说也大都与遇险避难有关。实际上,“三元”和“三官”都是道教之神,道教以天地水为三元,并作为天神、地神、水神的总称。中国古代神话原有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官神,道教承袭此说,道经中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采石矶素称天险,附近江面水急浪高,从早期洞中供水神位和民间传说多为解江上风浪之厄来看,古人称三元洞、三官洞,主要是对水神、水官神的一种祈愿。
三元洞现在是采石游览区的一个景点,洞前有小径可通矶后的翠螺山顶,并与其它景点相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