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德国胡塞尔发表《作为严密科学的哲学》一文。精神分析学运动出现第一次分裂,阿德勒退出。 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开始由航空学转向数理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显著影响。 德国格雷布内尔发表《民族学方法论》,提出了 “文化圈”和“文化层”理论。 美国博厄斯发表《原始人的心理》。 美国罗宾逊的《新历史》出版,极力提倡“新史学”。 美国泰罗发表《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法国设立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罗曼·罗兰发表《托尔斯泰传》。 美国德莱塞发表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珍妮姑娘》。 高尔基创作中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 受梵·高艺术影响的画家在伦敦组成“凯登集团”。 意大利的祖国祭坛落成。 毕加索创作《手风琴师》。 俄国米哈依尔·拉里昂诺夫创立抽象画派 “四空空间派”(又称“辐射主义”)。 美国费雪尔的《货币购买力》出版,阐述了货币理论,其中交换方程式最为突出。 德国施穆勒的代表作《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及其方法》出版,主张建立历史的伦理主义经济学理论。 德国斯顿夫的《音乐的起源》出版,把音乐的起源同声音的信号设备结合在一起。 第一届国际儿童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政法英、日签订《第三次同盟条约》,使有效期延长为10年。 英国通过保险法,举办强制失业和疾病保险。 英国社会党在曼彻斯特建立,后分裂为海德门为首的沙文主义派和以阿英克平等为首的国际主义派。 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在基辅遇刺身死。 吉青纳被任命为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加强对埃及的控制。 希腊进行宪法改革,建立民主的议会制政府。 美国黑人组织全国城市联盟。 古巴爆发大规模的黑人起义,反对美国和古巴资本家的剥削。 5月24日,墨西哥城举行反迪亚斯总统群众运动。5月26日,迪亚斯逃出首都。10月,马德罗任总统。 7月,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遣“豹”号炮舰至阿加迪尔,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后因英国干预,以签订《德法协约》而告终。法以刚果一部分予德,德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 8月19日,德国与俄国达成关于波斯和巴格达铁路的《波茨坦协定》。 8月20日,葡萄牙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8月24日,选举阿利阿加为第一届总统。 10月,意大利对土耳其发动战争。11月,宣布吞并的黎波里。1912年10月18日,意、土签订《洛桑和约》,土放弃其北非属地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主权。 荷兰阿赛尔与奥地利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法比卢联合钢铁公司成立,主要生产各种钢材,为卢森堡钢铁业垄断组织。 美国在纽约州的阿蒙克组成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使该公司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电子计算机制造业最大的垄断集团。
地学章鸿钊对中国的区域地质作了调查研究,写成《杭州府邻区地质》,该论文全部用英文写成,全文手抄本145页,插图11幅,但一直未见发表。
农学金陵大学得到纱厂联合会的资助,着手改良棉种的试验,后育成优良棉种“百万棉”。
医学由三所教会医学校联合成立了山东共和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医学堂。 中国第一个卫生教育组织——中华卫生教育会成立。 伍连德主持扑灭东北鼠疫获得成功。 日本创立了奉天南满医学堂,1922年改为满洲医科大学。 徐友丞在宁波创办 《卫生杂志》。1918年改为《卫生公报》。 德国医学校在青岛创办。 福州协和医学堂创办。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次年被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为中华民国正式红十字会。
工程技术粤汉铁路长沙南站至株洲北站通车。 新宁铁路新会至北街段开工。 漳厦铁路嵩屿至江东桥通车。 清政府宣布铁路政策“干路均为国有”,“支路仍归商办”,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撤销。 湘、鄂、川、粤四省群众抗议清政府将路权出卖给外国,迅速掀起了“保路运动”。 粤汉铁路广韶段源潭至黎洞 (33.8千米)通车。 广九铁路南北两段在深圳桥接轨,全线通车。 京奉铁路皇姑屯至奉天(今沈阳)城站完成铺轨,次年通车。 四川彭县铜矿开始生产精铜,其他地区如吉林天宝山铜矿、湖南铜矿、湖北大冶铜矿等也都进行生产。 德商德律风根公司在北京东便门至南京狮子山间试通无线电报。
文化中国回教促进会在北京成立,从事翻译《古兰经》,刊行《穆光半月刊》以及普及回民教育、举办社会慈善事业。 陆费逵编著《世界教育状况》出版,是中国最早研究外国教育的专著。 2月,李叔同在上海开创中国自办女学,设图画、音乐课之先例。
政法1月25日,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总则》及《分则》。 4月27日,黄兴等在广州起义,次日失败,死难80余人,后收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月,清廷诏废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颁新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 清廷公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商办改为官办。干路均归国有,支路准各省商绅集股自修。 清廷与“四国银行”签订《川粤汉铁路合同》,出卖筑路权,激起全国各界强烈反对,保路运动随之兴起,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7月,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 9月24日,共进会、文学社召开联合大会,商讨首义计划。 10月10日,湖北新军起义。 10月11日,武昌光复,革命党人推黎元洪任湖北军政府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同日汉阳光复。10月12日,汉口光复。武昌起义爆发后,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纷纷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 10月18日,蒙古王公贵族在沙俄策动下,宣布 “独立”。12月1日,成立“大蒙古国”,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皇帝。 10月22日,长沙新军起义,攻占巡抚衙门,次日,成立军政府。同日,光复陕西。 10月23日,江西光复。 10月29日,山西光复。 10月30日,云南光复。月底,清延颁布宪法“十九信条”,下令释放政治犯,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组“责任内阁”。 11月1日,袁世凯就任总理大臣,组织清末第二届内阁。11月3日,上海光复,并派人赴苏、杭发动起义,派军队攻南京。 11月4日,贵州光复。 11月5日,江苏、浙江光复。 11月7日,广西光复。 11月8日,安徽、福建光复。 11月9日,广东光复。 11月13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成立保安会。 11月15日,独立省在上海开各都督代表会,有十省到会,议决推武昌军政府为中央政府,以鄂军都督执行中央政务。 11月16日~17日,吉林、黑龙江巡抚成立保安会。 11月22日,四川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泸州、内江相继独立。翌年3月,成都、重庆军政府合并。 12月3日,各省代表联合会于汉口,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临时政府为总统共和制。 12月4日,各省代表联合会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代表会议在南京举行。 12月6日,清监国摄政王载沣辞职。 12月18日,南北首次议和,会议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袁世凯代表唐绍仪,南方各省军政府代表伍廷芳,就停战、国体和政权统一等问题先后进行5次谈判,历时2月,最后以南京临时政府让权,袁世凯逼清帝退位,赞成声明“共和”。 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决议改用阳历。
物理学首届索耳末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有21位科学家与会。其中包括卢瑟福、爱因斯坦、洛伦兹、居里夫人、普朗克等,该会议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建立。索耳末会议先后召开12届,在现代物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 威廉·维恩[德]因发现黑体热辐射定律,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论文,提出了光线在引力场中发生弯曲的观点。 昂尼斯[荷]首次发现超低温情况下金属的“超导电性”和液氦的“超流动性”现象。 威尔逊[英]发明记录α、β等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照相装置,并证实了X射线的电离作用。 卢瑟福[英]根据α粒子被金属散射的实验结果,提出原子的有核结构和散射公式,建立了原子的有核模型(图)。 爱因斯坦推得球形粒子流体力学的黏度公式,该公式立即被应用于胶体。

原子的核模型 恩斯考克[瑞典]由分子运输理论预见到气体中的热扩散定律。 劳厄[德]提出X射线可能在晶体中产生衍射的现象。 普朗克[德]提出在绝对零度下,理想气体熵为零的假设。 刻松[荷]用光散射法验证了流体临界点附近的密度起伏公式。 巴克拉[英]发现X射线被原子反射时,不同的原子所反射的X射线穿透能力也不同,巴克拉称之为“特征X射线”。
化学玛丽(居里夫人)[法]因发现镭和钋,提炼出镭并研究其性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能斯脱[德]与林德曼设计出一种量热计,以测定低温下的比热。 唐纳[英]提出电解离子在半透膜两边平衡的理论。 维尔纳[瑞士]提出化学配位概念,制得不是由碳原子引起的旋光性物质。
地学戈尔德施密特[挪]用相律说明发生在地壳中的矿物分配。 阿蒙森[挪]首先到北极进行科学探险。
生物学奥尔瓦·格尔斯特朗德[瑞典]因研究眼睛屈光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芬克[美]首次提取出维生素B1。 维茨曼[英]发现用特种细菌可以合成丙酮、丁醇等化合物。 列文[美]发现“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带有这两种核糖的核酸被称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约翰逊[荷]澄清了生物遗传基因的组成形式和生物个体形状的区别,把前者称为“基因型”,而把后者称为“表现型”。 斯特蒂文特[美]提出基因的“位置效应”,一个既定基因的表现受着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影响。
医学劳斯[美]首先发现鸡肉瘤的元细胞滤液可以引发恶性肿瘤。 布鲁勒尔[瑞士]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一病名。
工程技术英国在伯明翰城建立了初级厌氧消化工厂。 英国开辟了伦敦附近的亨登至欣德索尔的邮件实验性空运。 英国在飞机上装上气压表作为高度表。 英国布雷福德一利兹间无轨电车通车。 F.勃朗[德]和坎贝尔·斯温顿[英]把阴极射线用于图像扫描,首先提出“摄像管”的设计思想,大大促进了电视发展。 杜伊斯堡[德]完成了橡胶的人工合成。次年将合成橡胶轮胎制品送往纽约展出。 洛温斯坦首先发明并利用了三极管放大作用。 俄国首先提出了磁悬浮列车原理:利用车厢底部分轨道之间产生强大磁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进行无摩擦运动。 丹麦塞兰达建成第一艘重型柴油机船,横渡大西洋成功。 意大利首先用飞机作侦察,这是飞机首次在军事上的应用。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用福特系统传送带方式进行流水线生产。 I.N.刘易斯发明机关枪。 C.F.凯特林发明汽车用电子点火器。 泰勒[美]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主张建立生产管理的“泰罗系统”(即“泰勒系统”)。 冯·卡门[美]提出分析带漩涡尾流及其所产生阻力的理论。 希尔伯特所著《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一书出版,提出希尔伯特空间理论,利用这一空间,他得到积分方程研究的许多结果,推进了微分方程、解析函数、调和分析和群论等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