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庭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徐庭瑶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初任安武军见习官,后投参战军任连长。1922年后在粤军任连长、营长。1925年任国民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团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后改任第四师师长。1932年任鄂豫皖“剿匪军”右路军第一纵队指挥官,因“功”在立煌(今金寨)县设“月祥街”。1933年任第十七军军长,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旋任保定行营主任兼十七军军长,不久率代表团赴德、法、苏等国考察军事、交通,回国后,撰成《机械化军备论》一书。1935年被授中将军衔,任训练总监部交通兵监及通信兵监,历任军事委员会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委员、军训部机械兵监,新编第十一军军长。1939年12月兼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昆仑关战役,歼日军6000余人。曾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4月任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后去台湾。病故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徐庭瑶1892—1974原名其瑶,字月祥。无为人。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连长、营长、团长。北伐战争时期,任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师长。1932年任陆军第十军军长兼蚌埠警备司令。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升任第八军团总指挥。1935年调任交通、辎重、通信兵监,兼任交通兵、辎重兵、通信兵三校教育长。1939年任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兼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任国防部科学委员会主任,制宪国大代表。1948年任装甲兵司令。去台湾后,任“东南长官公署”副长官、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编著有《一元兵论》、《机械化军备论》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