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戒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戒律

佛教名词。“戒”(梵文Sila的意译)和“律”(梵文Vinaya的意译)的合称。戒,指禁制,佛教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戒条;律。指调伏,佛教专为出家信徒制定的规约。常与“清规”并用,泛指佛门一切制度。

戒律

(一)佛教术语。“戒”指佛门为出家与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用以防非止恶;“律”为佛门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定的禁戒、纪律。“戒律”泛指佛教为所有佛教信徒制定的一切戒规与纪律。主要分为两大类:1、止持戒。不作恶为止,止而无违为持。止持戒即具有止非防恶作用的戒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都属此类戒律。2、作持戒。“作持,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以策勤三业(身、口、意),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四分律行事钞》卷中四)此类戒律的作用是,在修持止持戒的基础上引导信徒从善行善。其内容主要是二十犍度。其中有说戒(僧众每月说戒忏过)、安居(僧众每年在一定时间内要在寺庵之中安住静修)、自恣(僧众在安居结束时为增强守戒律意识而进行的批评自我批评)等内容。(二)道教术语。是道教借天神之名,为教徒、道士制定的戒条和法规。道教认为学道之人要积善禁恶才能修成正果,名登仙榜。因此学道必须受戒奉戒,以制约言行意,防止出现“恶心邪欲”、“乖言戾行”。道教戒律的基本戒条是五戒,此外还有八戒、十戒、二十七戒、六十戒、一百二十九戒、三百戒,最多达一千二百戒。道教戒律的种类繁多,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及佛教要求严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