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代的漏籍人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明代的漏籍人口明代漏籍问题更加严重。《明史·食货一》载: “太祖当兵燹之后,户口颇极盛。其后承平日久,反不及焉。”其原因主要有: 一、大量户口脱离原有户籍。《明史》总结有四种情况:❶逃避徭役的,叫 “逃户”。明初逃户甚多,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说:“苏松之民,出其多则足以售其巧……一曰大户苞荫;二日豪匠冒合;三曰船居浮荡;四曰军囚牵引;五曰屯营隐占;六曰邻境蔽匿:七曰僧道招诱。”这情况愈演愈烈,何良俊 《四方斋丛说摘抄》说: “自(嘉靖)四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