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高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第二子,母文皇后徐氏。高煦身高七尺有余,掖下长有几片像龙鳞一样的东西。生性凶悍,不肯学习诗书。举止言谈,轻佻放纵,太祖很不喜欢他。建文帝时,曾在旅途中擅杀百姓官吏。朱棣起兵争夺帝位,几次兵败危难之际,告高煦援救,转败为胜。高煦因此自负,恃功骄横不法。永乐二年 (1404),立朱高炽为太子,封高煦汉王,封地云南。高煦不肯去,说:“我何罪,斥万里?” 留居南京,扩充护卫军。时常自比唐太宗李世民,串通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谋夺太子位。永乐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 (今属山东),高煦仍不肯去。成祖严辞催促,高煦置之不理。私选各卫兵卒,纵容他们劫掠百姓; 擅杀大臣; 冒用皇帝车马器物。成祖大怒,将他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废为庶人。太子竭力求情,才被从宽发落,削去两护卫。十五年,改封乐安州 (今属山东),命他即日起程。高煦便更加怨恨,谋反之心也越发坚定。成祖一死,高煦父子互相告讦,仁宗宽恕了他们。不久,仁宗死,太子朱瞻基从南京来京师奔丧,高煦想在途中设埋伏谋害,仓促间未成。宣德元年 (1426) 八月,高煦起兵反叛,建立前后左右中五军,封授都督、尚书等官属。宣宗御驾亲征,兵围乐安城,高煦投降。回京后,与儿子一同被废为庶人,监押在西安门内 “逍遥城”。相传,后因触怒宣宗,被烧死。 朱高煦?~1426明成祖第二子。明永乐二年(1404)封为汉王,建藩云南,未去。后从成祖北征,谋夺嫡。永乐十五年(1417)徙封乐安州。仁宗死,明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击之于途,仓卒不果。宣德元年(1426)八月,举兵反叛。宣宗以大学士杨荣计率师亲征。降后废为庶人,未几被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