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机器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机器人robot

具有类似人类某些生物器官功能、用以完成操作或移动任务、由程序控制的机械电子自动装置。由程序控制的多关节机械手也被称为机器人。复杂的机器人除机械手外,还具有触觉、听觉、视觉、行走等多种人类器官功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促进了人工智能思想的发展。
发展简况 1954年美国的德沃尔(G.C.Devol)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实验装置。60年代,机器人产品正式问世。1960年美国ConsolidatedControl公司研制生产“万能自动”(Unimate)机器人。1970年在美国举行第一次国际工业机器人会议。1980年世界上可编程序机器人的总数量已超过万台。机器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制固定程序和遥控机器人;第二阶段研制可变程序和示教再现式机器人;第三阶段研制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已形成一门综合性学科——机器人学(Robotics)。机器人技术集力学、机械学、电子学、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程等多种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它的研究方向是多方位的,其中包括:机械手设计、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论、轨迹设计和规划、传感器、机器人视觉、机器人控制语言、装置和系统结构、机器智能等。
机器人问题求解 是寻求机器人的动作序列,使该机器人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过程。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求解,可以把问题分成一些较小的问题,然后把这些较小问题的解答归并为一个完全的问题解答。这种方法称为用规划的方法求得问题解答。规划意味着在行动之前决定行动的进程,规划可用于监督问题求解过程,并能在造成较大危害之前发现差错。一个规划是一个行动过程的描述,例如:一个机器人要搬动某工件,必须先移动到该工件附近,再抓住该工件,然后带着工件移动。机器人带着工件移动,必须规划一条移动路径,当发现周围环境与预置状态不一致时,就应进行重新规划。
分类 按照负载能力和动作空间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超小型机器人,按照开发内容和目的分为工业机器人、操纵型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是一类根据预先编制在存储装置内的操作程序,自动地重复进行作业的机器人。美国Unimation公司的产品PUMA系列机器人就是计算机控制工业机器人。PUMA 560型机器人本体是一台六自由度关节型电动机械手臂,它的控制器以集成电路LSI-11为专用微处理器,存储器为8千字,配有V AL软件系统,对机械手进行实时控制。
操纵型机器人 是一类由人操纵进行工作的机器人。如“月球探测器1号”机器人能完成土壤分析、摄影、观测等任务;“探测者3号”机器人可采集月球岩土样品,在空中实验室化验,将结果发回地球;“海洋”机器人装有作为视觉用的声纳和摄像机、作为听觉用的听水器和检测方向用的陀螺罗盘等,可回收掉入海底的实物或观察海底状况。
智能机器人 具有感觉和理解功能,能自动识别周围环境,并自动作出行动规划的机器人。它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敏感元件获取信息,把信息输入计算机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并予以识别和理解。视觉能判断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触觉可识别几何物体形状,听觉能识别声音,接受自然语言。智能机器人的“智能”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与外部世界——对象、环境和人相协调的工作机能。日本日立中央研究所研制的“眼-手”系统的智能机器人,能完成印刷电路板检查,元、器件的装配工作等。智能机器人的硬件系统是综合运用多种智能模拟技术而建立起来的“人”的模型(眼、手、脚、耳、口和脑),它的软件系统是综合运用控制论、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的程序。
机器人语言 是一种专用语言, 用符号来描述机器人的动作。1973年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和开发了WAVE语言, 用于控制机器人机械手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AL语言, 可控制多台机器人联合协调工作。1979年, 美国Uni-mation公司开发了VAL语言, 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一种比较成功、简单和实用语言。其他机器人语言还有ML、MCL、LAMA、RAPL语言等。

机器人jiqiren

指可以模仿人的行为和动作、代替人做某些事情的机器。机器人通常是利用电子设备预先编制好程序来控制其动作、行为和对事物的反应的。由于在机器人中储存了许多的信息,因此它能做许多的工作。而且机器人做事情非常稳定和规范,用机器人制造的产品质量更好、更稳定。现在的机器人并不都有人的外形,有许多工厂中使用的机器人就是一些由程序控制的机械装置,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工作,也叫做机械手。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东西都是由这类机器人制造的,如汽车、飞机以及家庭中使用的电器中的一些零部件等。

机器人

应用程序控制的具有类似某些生物器官功能,以完成特定操作或移动任务的机械电子自动装置。复杂的机器人除机械手外,还具有多种人类器官的功能、如触觉、视觉、听觉、行走机构以及用计算机实现的控制和规划系统。机器人已开始用在对人体有害、危险或人工达不到的生产环境或工作环境中,如喷漆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

机器人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人们就在幻想着制造一种能够独自动作的东西或者与人相似的东西。公元前8世纪,在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叙事诗 《伊利阿斯》 中就出了“黄金美女” 的形象。叙事诗中说铁匠铺里有一个海拜斯特神像,他的侍女们全部与真人一模一样。公元前3世纪,希腊神话 《南船座探险船》 流传着 “青铜巨人塔罗斯” 的故事。塔罗斯从脑袋顶到脚后跟装满了管子,并在这些管子里充满一种热源物质,每天在岛上巡视三次,如果发现有船靠近该岛就投石把它击沉,若是有人接近,就从管子中发出高热物质把他烧死。用现在的话说,它就是 “守卫者机器人”。
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发明家赫伦设计出蒸汽或平衡锤为动力的各种装置。18世纪中叶,瑞士的杰克·德罗斯父子设计制成了 “写字偶人” 和 “弹风琴的人”。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查培克在他的一部名为 《罗萨姆万能机器人》 的剧本中首次使用了 “机器人” 一词。据说,机器人一词是查培克和其兄商谈后,根据捷克语 “奴隶劳动” 和 “工人” 所创造的词汇。剧本中提到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大量制造出生物机器人,从秘书机器人到劳动机器人都能一面与人共事一面为人服务,通过机器人的劳动,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令人讨厌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给人生带来乐趣,使社会更加繁荣。剧本中又提到机器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1950年,美国的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 《我是机器人》的作品中提到,机器人开始时只是作为孩子们游戏时的伙伴出现的,不久它就具有和人一样的品质和能力,接着又发展成把人作为助手和支配人行动的机械。阿西莫夫对机械化社会的未来发出警告: “绝对不能让机器人做出叛逆于人的事情”,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堪称机器人宪章的 “机器人学三定律”。从而给机器人社会赋予了新的伦理性,规定了机器人所应有的品质。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内容为: 第一定律,机器人的任何行动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眼看着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人的命令,但若命令的内容违反第一定律时,则不受此约束;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前提下,就必须自己保护自己。
1951年,日本 《少年》 杂志上出现了 “铁臂阿童木” 的形象。后来,据此制作的电视动画片深受各国儿童的欢迎。1954年,美国的德波尔通过申请专利权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同年,带有双向伺服机构的主从操作器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可以把操纵者的操作力,传递到从动侧对被操作对象进行操作,同时又可以把对象对从动侧手指的反作用力,自人动侧传向主动侧的操作者,使操纵者有直接操纵对象物的感觉。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了采用数字控制的自动编程装置,从而成为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先驱。1961年,美国在放射性物质主从操作器人的基础上,导入了人工感觉,并采用了TXO计算机加以控制,构成了MH-1系统,成为现代机器人的原型,MH-1系统可以将散乱的积木收集起来,重新加以堆积,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人工感觉的处理与机器人语言问题。同年瑞典的考菲尔特公司宣布制成了第一台可编程序的操作机,从而成为在欧洲首先研制出工业机器人的国家。1959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森政弘研室试制出人造手1号,这是在日本首次试制成的机器人。1963年,美国机械和铸造公司研制出一种叫伐尔萨特兰型的机器人,它有一只与人的手臂功能相似的前伸的手臂。1964年,美国的尤尼梅森公司研制生产出工业机器人第1号尤尼梅特型工业机器人,此种机器人多部组合,可实现无人工厂生产。以后,尤尼梅森公司大量生产机器人,美国和日本的机器人中大部分是来自这个公司。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一台用计算机控制,并带有电视摄像机和语音识别系统的机械手,即带有手、眼和耳的机器人。它能识别语言信息,能看到桌子上放置的积木块,并能根据指令移动这些积木。
早期开发的主从操作器,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被引入了电子计算机,作为监视控制被使用于宇宙开发和海洋开发事业。1967年,美国的无人月面软着陆探查机登月成功,地球上的操作者通过电视屏幕监视控制,操纵探查机上的手臂,成功地掘开了月面,并将其调查结果送回了地球。在1970年登月的前苏联制造的月面自动行走车上,也使用着类似的监视控制主从操作器。与此同时,主从操作器在海洋开发事业中也很活跃。如1966年美国在西班牙海滨打捞因飞机相撞事故而掉落入海的氢弹时,就是利用安装在潜艇上的主从操作器收回的。196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机器人技术,一时日本掀起机器人浪潮,1969年,日本也制造出引进美国技术后的第一台机器人。1970年,日本举办了工业机器人展览会。中国除了引进、消化、仿制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设计和研制能力。1985年,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年大庆,展览馆展出了由新疆机械局研制的跳舞机器人“阿依古丽”。在1986年第60届广交会上,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仿人机器人“成蓉小姐” 已经用汉语或英语向来宾问好,并能简要地介绍展览产品及回答简单问话。1985年在陕西省科技贸易大会上,展出了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微机控制示教再现式机器人 “西电1号”。此外,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制的具有视觉的手眼系统,北京钢铁学院研制的焊接机器人,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1980年前,美国在机器人的生产制造方面是机器人大国。1980年后,日本后来居上,不仅机器人的台数多,而且应用领域广泛,从汽车和电机等一流大企业到中小型的街道工厂都使用机器人。另外,使用机器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世界范围来看,机器人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能够研制、生产和利用机器人的也只是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但从发展上看,机器人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适用高温、有毒、放射性等危害性较大的工作场所,而且也能从事机械加工、上下料、喷漆、焊接、铸造、模压、热处理、装配和搬运等多种工作,不仅能服务于工业界,而且也能服务于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医疗福利业、娱乐业以及海洋、空间、宇宙和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可以肯定,机器人将在许多领域取代人的劳动,作出巨大贡献。

机器人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人们就在幻想着制造一种能够独自动作的东西或者与人相似的东西。公元前8世纪,在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叙事诗 《伊利阿斯》中就出了 “黄金美女”的形象。叙事诗中说铁匠铺里有一个海拜斯特神像,他的侍女们全部与真人一模一样。公元前3世纪,希腊神话 《南船座探险船》流传着 “青铜巨人塔罗斯”的故事。塔罗斯从脑袋顶到脚后跟装满了管子,并在这些管子里充满一种热源物质,每天在岛上巡视三次,如果发现有船靠近该岛就投石把它击沉,若是有人接近,就从管子中发出高热物质把他烧死。用现在的话说,它就是 “守卫者机器人”。
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发明家赫伦设计出蒸汽或平衡锤为动力的各种装置。18世纪中叶,瑞士的杰克·德罗斯父子设计制成了 “写字偶人” 和 “弹风琴的人”。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查培克在他的一部名为 《罗萨姆万能机器人》的剧本中首次使用了 “机器人”一词。据说,机器人一词是查培克和其兄商谈盾,根据捷克语 “奴隶劳动” 和 “工人”所创造的词汇。剧本中提到罗萨姆万能机器人公司大量制造出生物机器人,从秘书机器人到劳动机器人都能一面与人共事一面为人服务,通过机器人的劳动,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令人讨厌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给人生带来乐趣,使社会更加繁荣。剧本中又提到机器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1950年,美国的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 《我是机器人》的作品中提到,机器人开始时只是作为孩子们游戏时的伙伴出现的,不久它就具有和人一样的品质和能力,接着又发展成把人作为助手和支配人行动的机械。阿西莫夫对机械化社会的未来发出警告: “绝对不能让机器人做出叛逆于人的事情”,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堪称机器人宪章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从而给机器人社会赋予了新的伦理性,规定了机器人所应有的品质。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内容为: 第一定律,机器人的任何行动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眼看着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人的命令,但若命令的内容违反第一定律时,则不受此约束;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前提下,就必须自己保护自己。
1951年,日本 (少年) 杂志上出现了 “铁臂阿童木” 的形象。后来,据此制作的电视动画片深受各国儿童的欢迎。1954年,美国的德波尔通过申请专利权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同年,带有双向伺服机构的主从操作器在美国研制成功,它可以把操纵者的操作力,传递到从动侧对被操作对象进行操作,同时又可以把对象对从动侧手指的反作用力,自从动侧传向主动侧的操作者,使操纵者有直接操纵对象物的感觉。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了采用数字控制的自动编程装置,从而成为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先驱。1961年,美国在放射性物质主从操作器人的基础上,导入了人工感觉,并采用了TXO计算机加以控制,构成了MH-1系统,成为现代机器人的原型,MH-1系统可以将散乱的积木收集起来,重新加以堆积,与此同时,还提出了人工感觉的处理与机器人语言问题。同年瑞典的考菲尔特公司宣布制成了第一台可编程序的操作机,从而成为在欧洲首先研制出工业机器人的国家。1959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森政弘研室试制出人造手1号,这是在日本首次试制成的机器人。1963年,美国机械和铸造公司研制出一种叫伐尔萨特兰型的机器人,它有一只与人的手臂功能相似的前伸的手臂。1964年,美国的尤尼梅森公司研制生产出工业机器人第1号尤尼梅森型工业机器人,此种机器人由多部组合,可实现无人工厂生产。以后,尤尼梅森公司大量生产机器人,美国和日本的机器人中大部分是来自这个公司。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了一台用计算机控制,并带有电视摄像机和语音识别系统的机械手,即带有手、眼和耳的机器人。它能识别语言信息,能看到桌子上放置的积木块,并能根据指令移动这些积木。
早期开发的主从操作器,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被引入了电子计算机,作为监视控制被使用于宇宙开发和海洋开发事业。1967年。美国的无人月面软着陆探查机登月成功,地球上的操作者通过电视屏幕监视控制,操纵探查机上的手臂,成功地掘开了月面,并将其调查结果送回了地球。在1970年登月的前苏联制造的月面自动行走车上,也使用着类似的监视控制主从操作器。与此同时,主从操作器在海洋开发事业中也很活跃。如1966年美国在西班牙海滨打捞因飞机相撞事故而掉落入海的氢弹时,就是利用安装在潜艇上的主从操作器收回的。196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机器人技术,一时日本掀起机器人浪潮,1969年,日本也制造出引进美国技术后的第一台机器人。1970年,日本举办了工业机器人展览会。
中国除了引进、消化、仿制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设计和研制能力。1985年,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年大庆,展览馆展出了由新疆机械局研制的跳舞机器人“阿依古丽”。在1986年广交会上,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仿人机器人 “成蓉小姐” 已经用汉语或英语向来宾问好,并能简要地介绍展览产品及回答简单问话。1985年在陕西省科技贸易大会上,展出了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研制的微机控制示教再现式机器人“西电1号”。此外,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制的具有视觉的手眼系统,北京钢铁学院研制的焊接机器人,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1980年前,美国在机器人的生产制造方面是头号大国。1980年后,日本后来居上,不仅机器人的台数多,而且应用领域广泛,从汽车和电机等一流大企业到中小型的街道工厂都使用机器人。另外,使用机器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世界范围来看,机器人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能够研制、生产和利用机器人的也只是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但从发展上看,机器人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适用高温、有毒、放射性等危害性较大的工作场所,而且也能从事机械加工、上下料、喷漆、焊接、铸造、模压、热处理、装配和搬运等多种工作,不仅能服务于工业界,而且也能服务于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医疗福利业、娱乐业以及海洋、空间、宇宙和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可以肯定,机器人将在许多领域取代人的劳动,作出巨大贡献。

机器人

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自动化设备。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第1台机器人在美国问世。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不同类型的智能机器人。美国家电行业,有35%的厂家使用了机器人。汽车工业是美国最大的机器人用户,占全部机器人的51%。中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机器人的。机器人按其性质分有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特种机器人3类。1993年底,沈阳市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建立。随后,投入5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3000 m2的工业机器人总装总调车间,形成了年产300台(套)工业机器人生产能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