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竹品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梅竹品质

本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一种文化心理的引喻。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喜欢咏梅,画竹、把梅、竹、松一起并誉为“岁寒三友”,因为松竹经冬不凋、梅则凌寒开放,故有此称,古代文人将之比喻人的坚强品格。竹被认为是高雅不俗的象征,其形象秀逸而有神韵,品格虚心而能自持,故文人多以诗画着力表现其高尚和秀美。晋代王徽之平生爱竹,即使临时住所也植竹欣赏,认为“不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苏轼也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郑板桥则更以画竹知名。梅以其品性坚强、风韵高洁为人所喜爱。但早时并不普遍,至宋代始于南方大量栽植,渐成观赏花木,文人诗画亦多以之为题材。王安石《梅花》诗,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均极写其气节与品格。林逋一生“梅妻鹤子”,以“疏影斜横水清静、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尽梅的灵魂。1987年,梅被评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应该说,这是与人们对梅的品质的欣赏不无相关的。梅竹品质在古代虽是清高、自洁的象征,对现代人来说仍有借鉴之用,如离、退休老年人,晚年保持晚节,不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同流合污,像梅竹那样凌寒不畏、高雅不俗、虚心自持,可谓具有“梅竹品质”的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