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螅shuixiHydra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门,水螅纲。体小型,呈管状,下端有基盘着生,上端有口,周围生6~10条小触手,触手满布刺细胞,可射出刺丝和毒液,用以捕获小型食饵。身体及触手均可收缩,伸长时肉眼可见,缩小时呈微球状。基底能在附着物上滑动,或以翻跟斗的方式行动,有时浮在水面。环境适宜时,一般营出芽繁殖。环境不良时,可生出乳头状卵巢和精巢,进行有性生殖。受精卵发育成有壳的胚体,即进入休眠期,环境适宜时,再发育成新个体。一般多附着在池沼水草、石块及水中其他物体上。再生能力极强。最常见的有褐水螅(Hydra fasca),灰褐色,基柄部淡白色;绿水螅(Hydra viridis),深绿色,与 一种单细胞藻类共生。 图 119 水螅纵剖面图 水螅Shuixi腔肠动物门水螅纲的种类。水螅生活在水质清洁的淡水中,靠基盘固着在石块、水草等物体上。体圆筒状,口周围有数个触手,为捕食器官。水螅喜食水蚤等小型活动物,平时身体和触手充分伸展,缓慢摆动觅食,当有猎物游过触及触手时,立即释放刺丝和毒液将其缠绕麻醉,同时其它触手亦围拢来,待猎物不再挣扎即送入口中,一段时间后陆续将猎物的空壳以及食物残渣从口排出。水螅受到强刺激时身体可发生强烈的收缩(有时是自发的)而呈球状,仅为伸展时体长的1/10—1/20,甚至更小。水螅可通过翻筋斗、尺样运动、滑动或漂浮(基盘朝上)来改变固着位置。水螅雌雄同体成分体,通常进行无性的出芽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劣时, 可由外胚层临时突起形成生殖腺行有性生殖, 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期后分泌一外壳落入水底, 度过不良条件以后再发育形成水螅。 水螅Hydra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螅形目。体小型,呈管状,长约0.5 cm。上端有口,周围有触手5~10条,呈辐射排列。触手上多数有成堆刺细胞分布,用以防御或捕获水蚤等小动物为食。常见的淡水种类,多单独附着池塘和溪流的水草、枯枝和石块上,其基盘也可在附着物上滑动,或以翻跟斗方式运动。秋冬生殖季节体面上能见生殖腺乳头状突起。通常精巢在体上段,卵巢在体下段。其他季节行出芽生殖。如褐水螅(H.fusca)、灰水螅 (H.vulgaris)、绿水螅(H.viridis)。 水螅的运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