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淋巴细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淋巴细胞linbaxibao白细胞的一类,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直径6~18微米,但90%为6~9微米的小淋巴细胞,核圆形,胞浆极少。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形态虽有共同特征,但根据生理功能可分为若干细胞群及亚群。因其在体内发育成熟途径不同,可分为T、B细胞两大类。依赖于胸腺存在的称T淋巴细胞,具细胞免疫功能;另一类不直接依赖于胸腺的叫B淋巴细胞,具体液免疫功能。一般说B淋巴细胞可被抗原激活,最后形成浆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进入血液,通过血液或体液,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而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最后形成具有免疫活性的致敏淋巴细胞,合成与免疫作用有关物质。细胞随血液至抗原所在处,通过与抗原、抗体接触而发挥免疫作用。T细胞还可分为亚群:(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执行细胞免疫,是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效应细胞;(2)辅助T淋巴细胞,可以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3)抑制T淋巴细胞,与辅助T淋巴细胞作用相反。此外,还有一类非T、非B细胞,即杀伤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都各有不同免疫作用。T、B细胞的活动非但互不干扰,而且有协同作用。淋巴细胞检查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其数目增多可见于病毒感染及某些细菌感染(如麻疹、风疹、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结核病等)、肾移植术后、淋巴性白血病(有确诊意义)等。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接触放射线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除数目外,尚可有形态方面的改变。 淋巴细胞又称“淋巴球”。无粒白细胞的一种。呈圆形或椭圆形,核着色深,胞质很少,呈薄层包于核的周围。根据来源和功能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前者在其他细胞协助下行使细胞免疫功能,如识别和排斥异体移植物;后者受抗原刺激可向母细胞转化,经多次分裂,变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核呈肾形,约占细胞的90%,其主要特点是染色质致密浓集。按淋巴细胞的发生和功能可将其分为两类:有赖于胸腺存在的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不依赖于胸腺存在的B淋巴细胞。此两细胞在人体的分布不同,血液、淋巴液、胸腺中T细胞居多,骨髓中B细胞较多,脾、扁桃腺等处各占半数左右。B细胞的寿命约为3~4天,T细胞则可生存数月至数年。生存期长的T细胞可随淋巴液由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再随血液循环进入脾、淋巴组织和淋巴循环。淋巴循环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它使淋巴细胞有广泛接触抗原的机会,以保证免疫反应的正常进行。B细胞主要在淋巴结和脾脏的血管内流动。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通过细胞分裂而形成原浆细胞,随后成熟为浆细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由于B细胞释放的抗体是通过血液和细胞外液来完成免疫反应的,所以B淋巴细胞主要是参与体液免疫。B细胞的活动需要T细胞的协同。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先转化成淋巴母细胞,而后增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致敏淋巴细胞。致敏淋巴细胞随血流或淋巴循环达抗原所在地,然后与抗原接触,通过释放出免疫活性物质而发挥免疫作用。由于T细胞所合成的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释放入血,而是在与抗原接触中发挥作用,因此T细胞主要是参与细胞免疫。人体内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多种抗原既可活化T细胞,又能刺激B细胞,而诱发细胞和体液两种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lymphocyte动物体内一种主要进行免疫反应的细胞。分布于动物全身的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及外周血等处。成熟淋巴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椭圆形,一侧常有凹陷;细胞质少,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上呈天蓝色。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受抗原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变丰富,返幼成为中淋巴细胞及大淋巴细胞,并可进一步分裂分化成为浆细胞或效应T淋巴细胞等。根据功能及表面标志等差别,可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K细胞和NK细胞等类群。是机体进行免疫识别、发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