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耕易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18 深耕易耨中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提倡深耕,《孟子·梁惠王上》中就有“深耕易耨”之说;《庄子·则阳》 中则认为,只有“深其耕而疾耰”才能 “其禾繁以滋”; 《管子·小匡》 中则提倡: “深耕、均种、疾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则倡导: “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吕氏春秋·任地》中则要求:“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可见早在战国时代深耕易耨就已深入人心了。这一时期,不仅提倡深耕,而且把易耨、疾耰、熟耘联系在一起。“耨”和“耘”都是中耕除草之意。由此可见,耕耨连称,具有将播种前的土壤基本耕作同作物生育期间的中耕管理,组成一个耕耨结合的耕作体系的含义。这就是说,有深耕的基础能为易耨创造良好的条件,反之,耨也能补深耕的不足。至于“耰”则是深耕后的整地作业,具有整平磨细之意。耕耰连称,则是要求提高整地质量,为提高播种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秦汉以后的农学家,都继承了战国时代倡导的“深耕易耨”之说,并丰富和发展了“深耕易耨”的经验,使深耕细作成为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