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efaxing xuexiaoban jianshaoxing zidian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内产生免疫抗体造成血小板破坏,所形成的贫血。此病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症状: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❶急性型,多见于婴幼儿。常于病前2天至6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以四肢较多,轻者为瘀点、瘀斑,重者呈血肿。鼻衄或齿龈出血也很常见。出血程度和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相一致。急性暴发病例常伴发热,出血较多可发生失血性贫血或休克。
❷慢性型,多见于学龄期前后,发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多在外伤后发现出血症状,有反复出血史,皮肤可见出血点及鼻衄,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治疗:轻型患儿无需特殊治疗,多于四周内恢复。病初卧床,减少活动,避免外伤,积极控制感染,给予足量液体,大量维生素C及作局部止血措施。出血严重者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强地松或氢化考的松),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等。对急性大出血,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急性型以小儿(2~6岁)多见,起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在2周至2个月内缓解,有10%~15%迁延成慢性。慢性型80%为青年女性。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多低于20×109/L,慢性型在(30~80)×109/L。治疗先控制出血,常用泼尼松口服,每日30~60 mg,脾切除的有效率达70%~9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