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戎234—305西晋大臣。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尚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时官至尚书令、司徒。贪吝好财,广置园田,蓄积无数,常自执牙筹,日夜称计,时人讥之。 王戎294—305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豫州刺史,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司徒、尚书令。少时以聪颖著称。据《晋书·王戎传》载:戎少时与众童戏耍于道边,见李树多果实,众童竞相摘取,戎不取,问其缘故,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食果然如此。善清谈,实乃贪吝好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编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苦不足”。其“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站其核”(《晋书·王戎传》),为世人所鄙。擅长“人伦鉴识”,曾品评山涛、王衍、裴頠等人,深受时人赞许。 王戎234—305晋书法家。字濬冲,琅琊临沂人。官司徒。善行、草书。晋武帝咸宁中,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以功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拜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宣和书谱》云:“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发,是时阮籍已齿高,喜与为忘年友,每为竹林之游;谓其父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作草字,得崔(瑗)杜(度)法,妙鉴者多所称赏。《珊瑚网》引米芾称其书云:“法若篆籀,体若飞动。”《晋书》卷四十三有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