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琉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6 琉璃

陶器的一种,始于东周。是以铅硝为助熔剂烧成的色釉陶。琉璃质地坚硬、表面光洁、色彩鲜亮,大多用于宫廷、寺院、庙宇等建筑物上。北魏时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宫殿的殿台、鸱尾均以琉璃为之。唐宋后应用渐广,到明则达到高峰,各代宫殿建筑的顶瓦都用黄、绿釉琉璃瓦。并以黄、绿、蓝、紫、白等彩釉琉璃狮、龙、兽、武士、海鱼、海马来点缀宫殿建筑物的鸱尾、吻瓦、垂背和角端,气势雄伟壮观。因其色彩鲜艳夺目,元、明、清时还烧制了带年纪铭文的琉璃香炉、宝灯、宝瓶、宝塔、楼阁、牌坊、照壁、香亭、神龛等。以北京故宫、北海、天坛内的琉璃浮雕九龙壁最为著名。

琉璃

是 一种类似玻璃的硅酸盐化合物。最早出现于公元20多年前的 二河流域,由专门的矿物材料烧制而成,因分别含有铜、钴、铁、锰等金属元素而呈现绿、蓝、红等不同颜色。在中国古代最早用于日用陶器的制作,后逐渐用于建筑,有琉璃瓦、琉璃砖等。唐以前仅有绿色一种,以后陆续出现黄、蓝、褐、翡翠、紫红、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现存最大的琉璃瓦件有紫禁城太和殿的正吻,高3.36m,重3.65吨。还有以琉璃面砖建成的琉璃塔,如北京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琉璃涂釉技术还用于大型建筑物,如北京北海的九龙壁。历代王朝设专窑烧制琉璃制品,今天北京的琉璃厂就是历史上御窑所在地。在中亚、西亚的 一些伊斯兰国家,琉璃面砖在清真寺、陵墓、宫殿建筑中也被大量使用。


琉璃

琉璃

琉璃是一种铅釉陶器,以铅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锰、钴的物质作为着色剂,配以石英石而制成。一般为二次烧成,大多数用于建筑材料。璃璃器早在战国时已出现。壮族地区的桂林窑里村,仍遗留有明代烧造琉璃器的窑址。产品以瓦为主,供明代靖江王府和墓葬建筑用。现在桂林、阳朔城关等地陶瓷厂烧制的琉璃制品,品种多样,深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