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德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德裕分类:【文化精萃】 唐大臣、文学家。字文饶。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之子。出身世家,少时力学,但不参加科举考试,主张大臣应用公卿子弟。元和初历任各节度使从事,十四年(819)入朝为监察御史。穆宗时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御史中丞。长庆元年(821)言李宗闵婿苏巢科场事,宗闵因此遭贬。长庆三年(823)李逢吉荐牛僧儒为相,遂出之为浙西观察史。文宗时任西川节度使,接纳吐蕃将领悉怛谋归唐,遭牛僧儒反对,令执送归还吐蕃,德裕由此忌恨牛僧儒。大和七年(833)居相位,停进士考试诗赋的科举制度,次年罢相,贬袁州长史。武宗继位,再立为相,执政六年,力主削弱藩镇,佐武宗讨平擅自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同时乘机打击与自己结有夙怨的牛僧儒集团,是“牛李党争”中李派首领。曾以与刘稹事件有牵连为借口,贬逐李宗闵、牛僧儒等,由是牛、李党争更加尖锐化。宣帝时牛派得势,李德裕被贬为崖州(今广东省琼山县东南)司户,直至辞世。著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新旧唐书有传。 唐朝大臣。字文饶,赵郡 (今河北赵县) 人。李吉甫之子。少时好学,成年后不愿参加科举考试,以门荫补校书郎。累官至监察御史。穆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李逢吉为相,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引僧儒为相,牛李结怨始深 敬宗时,以德裕为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文宗时,召拜兵部侍郎,裴度荐其有宰相才,李宗闵与宦官相结,出其为郑滑节度使。埘年,徙剑南、西川。后又起为浙西观察使。三入浙西,达十年之久。不久,迁淮南节度使。武宗立,召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执政六年中,致力于削弱藩镇,力主对檀自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用兵,收复昭义军,使泽、潞、邢、?、滋五州复归唐有。击败回纥乌介部,大大削弱了回纥势力。他是牛李党争中李派首领。在他执政期间,牛僧儒、李宗闵皆被排挤出朝。宣宗继位,以牛党分子白敏中为宰相。在宣宗支持下,李党完全被排斥,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大中二年 (848),再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次年,卒于崖州,年66。十年后,唐懿宗时,追复李德裕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