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针疗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电针疗法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将电针机输出的适当脉冲电流通过针刺针导入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器具 除针刺用的毫针和圆利针外,主要是电针机。电针机种类很多,较为适用的是半导体调制脉冲式电针机。这种电针机具有波形多样,输出线路多,既可并联,又可串联以及连续可调、直视定量等优点。
操作方法 ❶常规消毒后,将圆利针或毫针刺入穴位,出现针感后,将正负电极导线分别夹在针柄上。
❷电针机使用前先把各种旋钮调至零位,选定频率范围后,再接通电源。
❸电流强度由低至高渐进调节,直至患畜能够耐受以及局部肌肉出现节律性收缩为度。
❹每次治疗持续通电15~30分钟。为了防止机体产生适应性,可每隔3~5分钟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调整一次电流刺激强度。
❺治疗结束前,应先将输出电流和频率旋钮调至零位,再关闭电源,除去导线金属夹,起针,消毒针孔。
❻每日或隔日施针一次,5~7次为一疗程。
影响电针效果的主要因素 总体可分为当时机体机能状态和给予的治疗刺激条件两个方面。电针效应不仅有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且经多种生理指标观察,大都呈现明显的双向改变,所以临证治疗中,在类同的电针刺激条件下,则可以治疗两种性质完全相反的病证。如电针治疗马高烧,降温效应非常明显。但对健康马则体温往往只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在临证上马患结症, 电针治疗,在严重脱水下远不及脱水纠正后的治疗效果。在病程上, 电针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研究证明,动物的性别、年龄、畜别、品种以至体质、体重等均可引起电针效应的差异性。这些都充分表明电针效应也和其他针灸疗法一样是依赖机体内部自我调整能力来实现的,当时的整体与局部机能状态决定了电针效应的优劣。但是影响电针效应因素,除穴位相对特异性和时间因素外,电刺激参数也是一个重要条件。研究表明,电针的波形、振幅、频率和节律都对电针效应有一定影响,其中电流强度是重要因素,而且诸参数的不同组合,也都明显地存在效应差异性。
适应范围 电针疗法不仅具有明显镇痛作用,而且有明显抗炎和抗休克作用,有纠正多种生理功能紊乱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及促进病损组织修复的功效。因此,临证应用广泛。如马骡结症,牛羊前胃病、消化不良,家畜外周神经麻痹,肌肉萎缩,肌肉风湿,急性瘸拐症,后躯瘫痪,不孕症,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和多种手术的电针麻醉等。
注意事项 ❶当患畜骚动或抖毛而使导线金属夹脱落时,必须将电流和频率调至较低档位后,再接复导线,不可在高档位上慌忙连接,造成患畜不适反应。
❷针刺抢风等邻近心脏的穴位,必须掌握好深度,若针刺过深,损伤心脏,往往会导致患畜突然死亡。
❸在通电过程中,有时针体随着肌肉振颤,渐渐向外退出,术者需注意使针体及时复位,否则影响针效。

电针疗法

是用电针器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时,选取两个适宜穴位,针刺“得气”后,即可按电针器使用要求给予电流刺激,至预定时间达到刺激量时,即停止通电并退针。本法治疗范围较广,体针、耳针、头针等均可参用本法,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电针疗法electroacupucture therapy

在针刺同时,通以脉冲电流,刺激病畜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不用人工运针,刺激强度较大,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有镇痛、抗炎、抗休克、纠正生理功能紊乱、促进病损组织恢复的作用。对家畜的神经麻痹、肌肉萎缩、风湿症、结症、直肠脱以及机能性不孕症等具有较好疗效。治疗时电流回路应避免经过心脏及延脑部位,以免引起心跳、导致呼吸停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