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畿南河渠通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畿南河渠通论水利志。清佚名撰。一卷。约万字。分论渤海、海河、淀河、子牙河等关系京津安危的水系,历述其支流发源、沿河州县、历代变迁、水灾沿革,重点记述清代所修水利工程,尤以雍正年治水经验为主,并以此驳斥明代治水诸弊。力主疏浚分流,反对修堤筑坝,提倡治本,驳斥治标。在论永定河水利中,举金大定二十七年筑坝建桥(即今卢沟桥)为例,说明导至水急如箭,东决西淤,倏忽迁改,故名无定河,元明二代无宁岁。康熙三十七年,大筑堤堰,疏浚兼施,三十余年,河无迁徙。 “堤日增高而河亦与之俱长,分水之道既多则奔腾之势自减”,可谓后世治河者座右铭。全书十三议,列举史事,详尽生动,论点坚实,论据充足。于京津水利不无裨益。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