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描光勾线不着色的画,古谓之白画。或稍烘染淡墨或赭墨亦可。也有衣纹不加染只染头发者,如《八十七神仙卷》。白描要洁净匀细不滞,结构严谨。墨色不宜变化太大。线条疏密得当。 白描baimiao亦称白画。即把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以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勒出来,不尚修饰、不多修辞的描写。 白描Baimiao只勾线不着色的画,古谓之“白画”。或稍渲染淡墨或赭墨亦可。也有衣纹不加染,只染头发者,如《八十七神仙卷》。一般用一种墨色完成,亦有用浓淡两种墨色完成者,如花用淡墨勾,叶用浓墨勾。要求洁净匀细不滞,结构严谨,线条疏密得当。画出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效果。 维摩演教图(部分) 宋代 李公麟 白描Baimiao描写的技巧之一。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或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又称“单线平涂”。在写作中,“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最简炼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使用时是运用极省俭的语言,不设比喻,少用粉饰,用叙述代替描写,所以相对而言难度较大,需要精微细致的观察功夫和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 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目标。 白描❶中国画技法之一,指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白描又称线描。是绘中国人物画的主要技法之一。用简而洁的墨线描绘出人物的形体结构和神态,依靠墨线的粗细、长短、轻重、柔刚、虚实、疏密、浓淡的变化,以及线与线之间的交差连接及其层次变化表现出所绘的对象的质感。有的白描绘画圆润流畅、轻快飘逸,有的则粗旷古拙、浑厚朴实,有的凝重有力,或瘦劲挺拔。白描用笔,一般保持中锋,须见笔力,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肖品》记有:“白描贵洁净匀细,不滞不纤。水墨贵苍古雄伟,沉着清真,学画者先求笔法清真匀细,犹学书之先楷篆而后行草也。”中国花卉画中有以细线勾出叶、枝、芊的轮郭和形态,有时又填染上青绿颜色的绘画法又称“双勾”,不染色墨者又称“双勾白描”或“白描花卉”。这种画法多见于工笔人物画背景和花鸟画的竹木花卉之中。 白描描写的手法之一。原指我国国画的一种技法,即以墨浅勾勒轮廓,不着颜色,有的略施淡墨的渲染画法。后来被移用到写作上来。用这种手法来描写人物和景物,即以简炼的笔墨、朴素的文字,不加形容渲染,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的手法写人或绘景,只是选取人物或景物最富有特征的东西,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人物或景物的特殊形象,使人印象深刻、生动,感觉强烈。 白描1952~bai miao原名白志钢。作家,评论家。泾阳县三渠乡手帕村人。197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任《延河》主编。1993年曾任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副司级)。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曾在大学任教6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18年,著作有长篇小说《苍凉青春》(1988)、中短篇小说集《恩怨》(1991)、长篇纪实文学《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1993)、报告文学集《荒原情链》(1995)、《荒原的种子》《笔架上的丹阳》《上苍的眼神》及电视专题片《中华魂》、电视连续剧《遭遇昨天》和《圣水观》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理事。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钩描物象而不着颜色的画法。多应用于人物画和花卉画。8世纪唐代画家吴道子、11世纪宋代画家李公麟、14世纪元代画家赵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