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秋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5 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原名懋淼、爽、霜等,原号雄魄,改号熊伯,别号铁柏等,后改号秋白。江苏常州人。曾参加五四运动;访问苏俄,最早向国内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后真实情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后,历任《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同年为中共三大起草党纲。中共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成员,五大和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进行斗争。后主持“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革命的总方针。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后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主持中央工作,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排斥在中央领导之外。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年2月从江西往福建转移途中被国民党俘虏,6月18日在福建长汀就义。 122 瞿秋白在中国较早地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开展思想批判。针对“科学与玄学”论战,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认为 “社会现象确有因果律可寻,唯知此因果律之 ‘必然’,方能得应用此因果律之 ‘自由’”。他批判胡适先验主义、非决定论思想,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批判张君劢唯心主义意志自由论、戴季陶的唯心主义“道统论”及“东方文化派”的唯心主义和复古主义思想,同形形色色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了坚决斗争。 079 瞿秋白1899—1935作家、翻译家。江苏常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不久始译苏俄文学作品。1920年被北京《晨报》聘为旅苏记者。旅苏两年,实地考察了新俄罗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回国后编译《现实》期刊,介绍经典作家著作,其中包括恩格斯论巴尔扎克和易卜生的两封信,普列汉诺夫、拉法格两人的文艺论文5篇。他还翻译了列宁论托尔斯泰的两篇重要著作。此外,他译出《高尔基论文选集》和《高尔基创作选集》,卢那察尔斯基的剧本《解放了的堂吉诃德》,格拉特柯夫的长篇小说《新土地》等苏联作家的作品,以及普希金的长诗《茨冈》等俄罗斯文学名著。瞿秋白的翻译理论强调应当用“绝对的白话文”,“要使这些句子和字眼是中国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 208 瞿秋白1899—1935现代作家、革命家、翻译家。原名瞿双,又名爽、霜,后改为秋白,笔名宋阳、易嘉、史铁儿等。江苏常州人。从小受家庭影响爱好诗文绘画。1919年11月与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创办 《新社会》旬刊,翌年8月又创办《人道》月刊。1920年到1922年,以《晨报》记者身分赴苏访问。其间出席过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两次见到列宁。在苏期间写出的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最早反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苏联情况的文学作品。回国后担任中共机关刊物《新青年》编辑工作时出版了 《文艺杂著》杂文集。后编辑过《向导》周报,主编过《前锋》等刊物。后来,1931至1933年在上海养病期间,与鲁迅结下深厚友谊,积极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编选了《鲁迅杂感选集》,写出著名的序言以及一些杂文。他牺牲后出版过《海上述林》和《瞿秋白诗文选》等著作。 瞿秋白1899—1935Qu Qiubai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与郑振铎等组织“社会实进社”,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以记者身份赴苏联,向国内如实介绍十月革命后的苏联。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初回国,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和社会学系主任。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前锋》,参加编辑中央机关报《向导》。1924年1月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是大会宣言起草人之一,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25年1月在上海参加中共四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同年5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主编《热血日报》。在这前后,写了大量论著,论述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批判国民党右派和戴季陶主义。在中共党内,反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1927年初由上海到武汉。在4月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8月7日,主持召开党中央紧急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革命统治的总方针。在八七会议前,和周恩来等一起,参与决定和指导八一南昌起义。会后,与毛泽东等一起,参与决定和指导湘、鄂、赣、粤等省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方的起义。1927年冬至1928年春,在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时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代表中共中央致开会词、作政治报告及讨论后的结论,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并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30年9月与周恩来一起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等人的打击,被排斥于中央领导之外。此后在上海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江西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遗著编为《瞿秋白文集》。 瞿秋白1899—1935Qu Qiubai现代文艺理论批评家、散文作家、翻译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人家。7岁入常州私立冠英小学。11岁考入常州中学堂。1915年,中学未毕业便因家贫辍学,到无锡城外当小学教员。1917年到北京,考入俄文专修馆学习。 瞿秋白1899—1935Quqiubai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武进人,生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1月。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是最早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负责编辑《新青年》、《向导》等刊物。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后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犯“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8年6月赴苏参加中共六大,后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国,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1年受王明等打击,被解除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参加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年2月在福建武平被捕,6月,在长汀英勇起义。主要著作收入《瞿秋白选集》和《瞿秋白文集》。 瞿秋白1899—1935Quqiubai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 江苏常州人,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会后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0年回国,主持中央工作。1931年至1933年,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并担任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省武平县被捕, 6月18日在福建省长汀县西门外英勇起义。 瞿秋白现代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家。生于1899年,卒于1935年。原名瞿双,曾用笔名宋阳、易嘉、何若、屈维它、史铁儿等等。江苏常州人。瞿秋白自幼家境贫寒,中学辍学后来到北京,在其堂兄的帮助下,进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班免费读书。学生时代,瞿秋白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学生运动的领导和组织者之一。1919年,他与郑振铎、耿济之等人一起筹办 《新社会》月刊,宣传新思想。1920年,刊物因思想进步而遭北洋政府查封。同年8月,瞿秋白又与郑振铎等人一起创办 《人道》月刊。这期间他翻译了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的作品。1920年,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于1921年至1922年赴俄国考察,在北京 《晨报》和上海 《时事新报》上发表了许多通讯报道。在俄期间,他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同时还出版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本散文集。书中热情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系统地介绍了俄国的革命实践。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以后负责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翻译了 《国际歌》。1931年,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他遭到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排斥在党的机关之外。这期间他在上海养病,与鲁迅 一起参与领导 “左联” 的工作,并写下大量文艺批评文章,同时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高尔基等革命作家的作品。1931年,应鲁迅之邀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解放了的唐·吉诃德》,同时为“左联”刊物《北斗》、《文学导报》撰写文章。这期间他还编辑了 《鲁迅杂感选集》,并为之撰写序言,文中系统论述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和鲁迅杂文的战斗作用。1934年,瞿秋白离开上海来到江西瑞金,在此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兼苏维埃大学校长。同年,红军主力长征以后,他留在江西担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2月23日,瞿秋白在转移途中被捕,同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瞿秋白一生投身革命,追求真理,在他牺牲以后出版的著作有: 鲁迅编辑的瞿秋白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高尔基创作选集》、《街头集》、《茨冈》、《论中国文学革命》等等。瞿秋白不但是现代著名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治家。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革命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重大贡献。 瞿秋白1899—1935作家、文艺理论家。原名双,又名爽、霜。江苏常州人。早年曾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至1933年和鲁迅一道在上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曾编辑《新青年》等杂志。著有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乱弹及其它》,论著《论中国文学革命》。编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及多种俄罗斯文学名著。编选《鲁迅杂感选集》作了正确评价鲁迅的长篇序言。1935年瞿秋白作为共产党领导人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后被杀害。被害前写有《多余的话》等诗文。 瞿秋白1899—1935一名霜,江苏常州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冬至1928年,在主持党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中共六大后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教育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武平被捕,6月就义于福建长汀。遗著有《瞿秋白文集》。参见“文学”中的“瞿秋白”。 瞿秋白1899—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理论批评家。原名阿双,后改为爽、霜,最后改为秋白。江苏常州人。中学未毕业因贫困缀学,当小学教员以糊口。1917年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入俄文专修馆学习,并翻译了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1919年与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同年他被北京《晨报》聘为旅苏记者,实地考察了俄罗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此信仰社会主义。他回国后带着严重的肺病写了大量的通讯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真实情况,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1922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的编辑工作,重新翻译了《国际歌》的歌词。同时,他还参加了党的刊物《向导》、《前锋》的编辑工作。1927年8月7日,主持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并被选入中共临时中央局。192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并直到1930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团长。回国后,1930年9月又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当时党领导机关的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次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王明等人打击,被排斥出中央领导机关。此后在上海与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同文艺战线上的各种敌人和种种错误文艺思潮进行坚决斗争,发表了许多战斗性很强的杂文和文艺论文,如《“自由人”的文化运动》、《大众文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以及《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等,并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欧洲进步作家的作品,1933年,他从上海回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人民教育委员。长征时因病留南方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狱中写下《多余的话》等诗文,6月18日英勇就义。鲁迅将他生前作品编辑为《乱弹及其他》和著名的《海上述林》出版。 瞿秋白1899—1935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和第一次“左”倾错误的代表。江苏常州人。1920年以新闻记者身份访问苏维埃俄国,是最早介绍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先进分子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主持召开重要的共产党中央紧急会议,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曾赴莫斯科出席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0年9月主持了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当时党的领导机关的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1931至1933年,在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致力于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俄国和苏联的文艺作品,对中国的革命文化运动作了重要的贡献。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6月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主要著作收入《瞿秋白文集》和《瞿秋白选集》。主要伦理学论著有《〈新青年〉之新宣言》、《现代文明问题与社会主义》、《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等。他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回答中国的现实问题。在中国社会道德的本质及其前途问题上,对中国的旧文化旧伦常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伦常礼教,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选《〈新青年〉之新宣言》)。这种宗法社会的伦理曾一度为社会中维持生产秩序之用,但是它现在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达,所以是东方民族之社会进步的障碍。我们并不否认精神上的力量能回复其影响于物质的基础,社会思想往往较其经济发展落后一步。然而最根本的动力,始终是物质的生产关系。真正的道德,真正的科学是颠覆东方文化之恶性的利器。等到私产绝对废除,阶级消灭时,才有真正的道德可言。要达到此种伟大的目的,非世界革命不可(见《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在文明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他认为,文明是人类劳动的创造,物质文明是技术,科学是从技术里抽象而得的总原理。技术有神秘性便是封建时代的文明,技术有科学性便是资产阶级的文明,技术更进而有艺术性便是无产阶级文明。物质文明始终统辖着精神文明,当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确立之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新的劳动,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见《现代文明问题与社会主义》)。他还深刻地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及“意志自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与个性”的问题。在他看来,个性孕育在社会里,一切道德善恶及所谓义务,完全建筑在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社会里个性的动机在初民时代是社会的,而现今有阶级的社会里便是阶级的。伟大的个性能超越阶级而“自由”选择观点,是因为这一斗争的过程显示了必然的因果律,使他不得不转移观点于新阶级,结果仍是阶级的观点。所以个性的动机仅仅是群众动机的先锋,阶级动机的向导。阶级的个性意识只有不断适应新变化而觉悟,方能真正自由而化为人类的社会理想,这是历史发展的因素,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他看到伦理学说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批判了个人主义,明确地提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这一科学的道德原则(见《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并指出,人民群众只有在反对剥削阶级的伟大斗争中,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集体主义。 瞿秋白1899~1935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名双,又名爽、霜。生于江苏常州市一破落的书香人家。“五四”时期就学于北京俄文专修馆,积极投身社会改革和新文学运动。1920年作为《晨报》特约记者赴苏联考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旅苏两年期间写成的散文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真实报道了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现实,也记录了作者从向往俄国革命到逐渐信仰共产主义的心灵历程,这些作品将严肃的思考与热情的记叙相结合,形式多样,文笔清新,是“五四”后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佳作。回国后参与编辑《新青年》、《向导》、《前锋》等共产党的刊物,后选为党中央的领导成员。1931~1933年在上海与鲁迅等共同领导左翼文艺运动期间,大量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俄苏文学名著,积极倡导大众文艺运动,并撰写了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对鲁迅的思想及其杂文创作,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价。同时以勇猛的姿态在文艺战线上进行反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1934年初于福建长汀遭国民党军队逮捕,同年6月18日英勇就义。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1899年1月29日生。1917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10月以《晨报》记者身份赴俄采访。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回国,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向导》编辑。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同邓中夏一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月在中共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8月主持八七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6月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8月回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至1934年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战线斗争。1934年2月进入中央根据地,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24日被俘,6月18日牺牲于福建长汀。 ![]() 主要责任者: 王铁仙,刘福勤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255 千字 页码: 1-287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K827=6 语种:中 定价:27.00 出版时间:2015-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丛书责任者:宋林飞,王庆五 丛书责任方式: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共收录61条词条。 被引频次:1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