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域归化姓氏。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姓。如三国时有秦论。

034 秦前221—前206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嬴政改王号为皇帝,为传子孙万世,称始皇帝。都咸阳。分全国为36郡,后扩展到40郡。疆域东到大海,西至今甘肃、四川,北到长城,东北到辽东。秦始皇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把战国时北方各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绵亘2400公里的万里长城。传2世,历15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被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灭亡。

秦 朝 世 系 表

秦前221-前206Qin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年,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结束长期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封建大国。秦建立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北广大地区;又派兵南开五岭,打败百越。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
秦王嬴政在列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创立皇帝制度, 自称 “始皇帝”,宣布取消帝王死后以其行为为谥的制度,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在战国时期秦国官制基础上, 建立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军、监察大权, 互不统属, 最后决断权归皇帝一人。设分管中央各部门行政事务的机构: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置守治民、尉典兵, 监御史管监察。县设令或长, 负责全县政务。郡县主要官吏, 均由中央任免。秦朝这套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建立, 确立了以后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
为了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秦朝颁行严密繁苛的法律, 下令收缴和销毁全国私人所藏兵器, 迁徙六国豪富于咸阳和蜀地, 拆除六国境内城防和山川险阻地区的军事设施,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直道。秦始皇还五次出巡六国故地和边境地区, 刻石宣扬秦的威德。颁布“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法令, 确认了土地私有权。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上措施, 对消除割据因素, 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朝实行思想统制政策,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定挟书律, 下令焚书。次年, 又以 “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 坑杀方士和儒生460多人。这一“焚书坑儒”事件, 毁掉大量典籍, 在文化上造成了巨大损失。
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封建王朝, 把历史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但是, 秦始皇的事业, 是在残酷地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完成的,这就使秦朝的统治具有急政暴虐的特色。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的开支, 多次大规模的战争以及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 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造成人民繁重的赋税、徭役负担, 大大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加之秦朝以严刑峻法镇压人民,使天下备受其苦。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后, 继位的秦二世胡亥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继续修建阿房宫, 征发农民戍边, 造成赋敛愈重, 戍徭无已, 广大农民困苦达于极点。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前206年秦朝被推翻。秦朝的统治虽短, 但却是一个极重要的朝代。秦朝建立的许多制度直接影响着以后各朝, 而且中国开始成为一个伟大的统一国家, 屹立于世界东方。

秦朝帝系表

朝代名。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灭亡于公元前206年。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46年继秦王位,先后灭掉了魏、韩、赵、楚、燕、田齐6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历时16年,3任皇帝,于公元前206年被汉朝取代《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 ‘制’,令为 ‘诏’,自称曰 ‘朕’。”

先秦时期诸侯国名。嬴姓。开国君主是秦襄公,因他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封为诸侯。在其前身部落时期,相传是伯益的后代。到非子做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养马,曾被周孝王封于秦 (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后秦仲被犬戎杀死,其子庄公击败犬戎,势力渐强。秦襄公即庄公之子。襄公、文公二代一直与犬戎作战,遂击退犬戎,占有岐山以西之地。进入春秋时期,建都于雍 (今陕西凤翔东南) 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秦穆公在位时期,曾攻灭12小国,称霸西戎。入战国初,因经济落后,加上王室内乱不已,国力衰弱,被魏国攻占去河西 (北洛水和黄河之间) 之地。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迁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国富兵强,成为 “战国七雄” 之一。秦惠王时夺回河西,攻取巴蜀,又吞并了楚国的汉中。秦昭王时,先后取得魏、韩、赵、楚等国疆域。前221年,秦王政 (即秦始皇) 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参见“秦朝” 条。

秦公元前221—前207Qin

朝代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封建帝国。其疆域东至海,西至甘肃、青海,南至今云南、广西一带,北到河套、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大帝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权威,巩固了统一。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秦王政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朝廷设三公九卿,采取分权制,互相制约,一切大权集皇帝一身;在地方上,废除了周朝以来的建藩分封制度,而设郡县,把全国分为36个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这些郡是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单位,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统一了原六国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还派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秦军抗击北边的匈奴,防止他们南下侵犯,又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阻挡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经济的侵袭。但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徭役破坏了老百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汉书·食货志》)的局面,而且秦朝刑法苛刻,大批农民都变成囚徒。这使秦朝社会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子胡亥即皇帝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更加激化。终于在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刘邦领导的农民军入关,秦亡。秦朝共历二世,历时15年。

秦朝帝系表

❶汉代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❷今陕西省的简称,因春秋战国时期地属秦国而得名。

(一)古部落名。嬴姓。相传为伯益的后代,至非子时居犬丘(今兴平县东南),好马及畜,善养息。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此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传至秦仲,被周宣王封为大夫。(二)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因秦之祖先曾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三)古国名。开国君主为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地。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春秋时建都于雍,据有今陕西关中大部及陇东部分地区。秦穆公时曾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战国初期国力衰微。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国力富强,迁都咸阳(由栋阳迁咸阳),为战国七雄之一。后经过秦惠王、秦昭王的对外战争的胜利,夺取韩、赵、魏、楚等国的大片土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秦昭王二十七年 (前280),派司马错发兵伐楚,攻占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设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其辖地大于楚黔中郡地,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分,川东、鄂西、黔东以及桂、粤部分地区。中心在沅水中下游。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初设楚郡,后又析黔中以南长沙乡置长沙郡,所辖地主要在湘江流域,即现今的岳阳、长沙、衡阳、湘潭、株洲、邵阳、娄底、郴州、零陵等9地 (市),以及广东连县等地。郡治在临湘,即今长沙市。长沙系周初国名,《战国策》有长沙地名,但直至秦时才为郡名。秦代在湖南设置的县,可考者12,即: 临湘,今长沙市区及长沙、望城、湘潭、浏阳、醴陵等县(市)地; 罗,今汨罗、平江、湘阴等县地; 益阳,今益阳、宁乡、安化等县地; 湘南,今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等地; 耒阳,今耒阳、常宁县地; 郴,今郴州市和郴县、桂阳县地; 武陵,今常德市地; 慈姑,今大庸市和慈利、石门等县地; 零陵,今永州市地。此外尚有阴山 (今攸县地)、衡山、桂阳3县。

嬴姓。相传为伯益后代。至非子时,因其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为周附庸。传至秦襄公时,以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后秦文公西向击退犬戎,占岐以西。春秋时建都于雍(今凤翔东南),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地区。秦穆公时,曾攻灭十二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战国初期一度衰弱,至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国势转强,迁都咸阳(今咸阳市东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时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又取汉中。秦昭王时不断夺得魏、韩、赵、楚等国土地,疆域扩大。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始皇帝二十六年至秦王子婴元年(前221年~前206年)。以咸阳为都城。秦的疆域,东、南临海,西至川、陇,西南到滇、桂,北抵阴山,东北达于辽东。中心统治区域,在黄河中游、下游一带。
国家体制 健全和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秦王政自称 “始皇帝” (从此中国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并规定皇帝口头命令称为 “制” ,书面命令曰 “诏” ,天子自称为 “朕” ,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职官设有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有增加),郡设郡守,县设县令。县下为乡,乡下设亭,亭下有里。从上到下组成一套严密的统治网。在任用官吏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封建官僚制。各级重要官吏的任用,须经皇帝批准,并要进行考核。在法律和兵役上,颁布 《秦律》 ,实行普遍的征兵制。规定年满17岁~60岁的男子都要服兵役。
经济文化 前216年下令使 “黔首自实田” ,承认土地私有权,规定了赋役制度,并推行奖励农耕政策;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货币分金、铜两种,量器沿用商鞅所制之器和尺子,衡器略有变动; 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又创出隶书文体。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三条道路,一条东至海边,一条南达两湖、江苏,一条北通内蒙古,道宽50步。与此相应,统一了全国车轨轨距,从而便利了全国交通。上述措施,对消除分裂割据,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具有积极作用。为巩固秦的统一政权,秦始皇下令迁天下富豪于京师,收缴民间所藏武器,拆除原六国边境堡垒和城墙。他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出巡,所达地区包括今甘肃、陕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前213年,下令禁绝和烧毁过去各国史书和民间所藏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前212年,坑杀以古非今的方士儒生460多人,实行野蛮的文化专制政策。
秦始皇统治时期,推行严刑苛法,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赋重役繁,修阿房宫、骊山墓,出海求仙,连年用兵,劳民伤财,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变本加厉,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同时,秦二世为巩固帝位,肆行杀戮宗室大臣,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大混乱。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历时3年,至前206年10月,以刘邦为首的一支起义军攻入关中,占领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历经二世胡亥、秦王子婴,共3世,15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