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秦西域归化姓氏。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姓。如三国时有秦论。 034 秦前221—前206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嬴政改王号为皇帝,为传子孙万世,称始皇帝。都咸阳。分全国为36郡,后扩展到40郡。疆域东到大海,西至今甘肃、四川,北到长城,东北到辽东。秦始皇为巩固其封建统治,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把战国时北方各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成为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绵亘2400公里的万里长城。传2世,历15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被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灭亡。 秦 朝 世 系 表 秦前221-前206Qin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年,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结束长期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封建大国。秦建立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北广大地区;又派兵南开五岭,打败百越。其疆域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 秦朝帝系表 秦朝代名。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灭亡于公元前206年。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46年继秦王位,先后灭掉了魏、韩、赵、楚、燕、田齐6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历时16年,3任皇帝,于公元前206年被汉朝取代《资治通鉴·秦纪·始皇帝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 ‘制’,令为 ‘诏’,自称曰 ‘朕’。” 秦先秦时期诸侯国名。嬴姓。开国君主是秦襄公,因他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封为诸侯。在其前身部落时期,相传是伯益的后代。到非子做部落首领时,居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善养马,曾被周孝王封于秦 (今甘肃张家川东)作为附庸。传到秦仲,周宣王命为大夫。后秦仲被犬戎杀死,其子庄公击败犬戎,势力渐强。秦襄公即庄公之子。襄公、文公二代一直与犬戎作战,遂击退犬戎,占有岐山以西之地。进入春秋时期,建都于雍 (今陕西凤翔东南) 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秦穆公在位时期,曾攻灭12小国,称霸西戎。入战国初,因经济落后,加上王室内乱不已,国力衰弱,被魏国攻占去河西 (北洛水和黄河之间) 之地。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迁都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国富兵强,成为 “战国七雄” 之一。秦惠王时夺回河西,攻取巴蜀,又吞并了楚国的汉中。秦昭王时,先后取得魏、韩、赵、楚等国疆域。前221年,秦王政 (即秦始皇) 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参见“秦朝” 条。 秦公元前221—前207Qin朝代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封建帝国。其疆域东至海,西至甘肃、青海,南至今云南、广西一带,北到河套、阴山、辽东。为了统治这个大帝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权威,巩固了统一。秦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秦王政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朝廷设三公九卿,采取分权制,互相制约,一切大权集皇帝一身;在地方上,废除了周朝以来的建藩分封制度,而设郡县,把全国分为36个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这些郡是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单位,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还统一了原六国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还派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秦军抗击北边的匈奴,防止他们南下侵犯,又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阻挡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经济的侵袭。但频繁的战争和沉重的徭役破坏了老百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汉书·食货志》)的局面,而且秦朝刑法苛刻,大批农民都变成囚徒。这使秦朝社会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子胡亥即皇帝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更加激化。终于在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刘邦领导的农民军入关,秦亡。秦朝共历二世,历时15年。 秦朝帝系表 ![]() 秦❶汉代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秦(一)古部落名。嬴姓。相传为伯益的后代,至非子时居犬丘(今兴平县东南),好马及畜,善养息。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因此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传至秦仲,被周宣王封为大夫。(二)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因秦之祖先曾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三)古国名。开国君主为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地。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春秋时建都于雍,据有今陕西关中大部及陇东部分地区。秦穆公时曾攻灭十二国,称霸西戎。战国初期国力衰微。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国力富强,迁都咸阳(由栋阳迁咸阳),为战国七雄之一。后经过秦惠王、秦昭王的对外战争的胜利,夺取韩、赵、魏、楚等国的大片土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秦秦昭王二十七年 (前280),派司马错发兵伐楚,攻占楚黔中郡地。三十年,重新设立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其辖地大于楚黔中郡地,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分,川东、鄂西、黔东以及桂、粤部分地区。中心在沅水中下游。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初设楚郡,后又析黔中以南长沙乡置长沙郡,所辖地主要在湘江流域,即现今的岳阳、长沙、衡阳、湘潭、株洲、邵阳、娄底、郴州、零陵等9地 (市),以及广东连县等地。郡治在临湘,即今长沙市。长沙系周初国名,《战国策》有长沙地名,但直至秦时才为郡名。秦代在湖南设置的县,可考者12,即: 临湘,今长沙市区及长沙、望城、湘潭、浏阳、醴陵等县(市)地; 罗,今汨罗、平江、湘阴等县地; 益阳,今益阳、宁乡、安化等县地; 湘南,今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等地; 耒阳,今耒阳、常宁县地; 郴,今郴州市和郴县、桂阳县地; 武陵,今常德市地; 慈姑,今大庸市和慈利、石门等县地; 零陵,今永州市地。此外尚有阴山 (今攸县地)、衡山、桂阳3县。 秦嬴姓。相传为伯益后代。至非子时,因其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为周附庸。传至秦襄公时,以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后秦文公西向击退犬戎,占岐以西。春秋时建都于雍(今凤翔东南),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地区。秦穆公时,曾攻灭十二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战国初期一度衰弱,至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国势转强,迁都咸阳(今咸阳市东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时夺回河西,攻灭巴蜀,又取汉中。秦昭王时不断夺得魏、韩、赵、楚等国土地,疆域扩大。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始皇帝二十六年至秦王子婴元年(前221年~前206年)。以咸阳为都城。秦的疆域,东、南临海,西至川、陇,西南到滇、桂,北抵阴山,东北达于辽东。中心统治区域,在黄河中游、下游一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