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粪扫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粪扫衣fènsǎoyī

僧侣之服。利用别人遗弃的各色碎布拼缀而成。按佛教规定,衲衣之制有五种:道路弃衣、粪扫处衣、河边弃衣、蚁穿破衣、破碎衣。服此表示不受檀越布施之衣、不以估贩邪命得衣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大宝积经》卷二:“粪扫衣者,多闻知足上行比丘常服衣也。此比丘高行制贪,不受施利,舍弃轻妙上好衣服,常拾取人间所弃粪扫中破帛,于河涧中浣濯令净,补纳成衣,名粪扫衣,今亦通名纳衣。”《大乘义章》卷一五:“粪扫衣者,所谓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外国之人如此等衣弃之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衣。行者取之浣染、缝治用以供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