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宋戴溪撰。三卷。溪字少望,永嘉(今属浙江)人。淳熙五年(1178)省试第一,历官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 赐谥文端。溪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取《毛传》为宗,折衷众说,详于名物训诂, 而于篇内微旨、词外寄托,有未能详尽处,乃撰是书以补不足。虽自称续记,实则自述己意,并非完全墨守祖谦之说,也不为小序所囿。如谓《摽有梅》为父母择婿之词、《有狐》为国人悯鳏之篇、《行露》非受侵凌之作等。皆能平心静气。探索诗人初衷,与某些门户之见、意气之争迥然不同。原本久佚,传世之本,乃清人从《永乐大典》中稽出,原序、总纲已缺,非原书之旧貌。有聚珍板本,《墨海金壶》本。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卷。戴溪 (生卒年不详)撰。戴溪,字肖望,学者称为岷隐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文学家。淳熙五年 (1178)为别头省试第一,领石鼓书院山长。后任代理工部尚书,文华阁学士。除《读吕氏家塾读诗记》外,著有《春秋讲义》、《石鼓论语问答》。戴溪认为《吕氏家塾读诗记》一书于名物训诂最为详悉,而“篇内之微旨,词外之寄托,或有未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是写下该书,后失佚不传。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者根据《永乐大典》缀辑而成,只得原书十之七八。原序和总纲也无从补录。现本共三卷,卷一为读十五 《国风》,卷二为读《小雅》,卷三为读《大雅》和三《颂》。没有原诗,不采用通常的训释方法,而以讲评方法阐发作品的诗旨、章法和艺术特点等,具有杂感性质。在驳正旧解、发明奥义、名物考释等方面都提出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平正通达、卓然不凡,其得风人之旨者亦多,实说诗家之善本。”是有一定道理的。其缺点是有许多地方求之过深,反而与诗旨背道而驰。现存版本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乾隆间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本、《墨海金壶》本、《清芬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